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3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54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480篇
社会学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以近年来大型古籍整理成果《清代诗文集汇编》为考察依据,梳理出常州词派主要作家左辅、恽敬、张惠言、陆继辂、李兆洛、董士锡、谭献7家所创作的72篇题画散文作品。常州词派作为有清一代具有重要影响的强调寄托的文人群体,题画散文作品成为他们抒发儒家理想、与论词依据"温柔敦厚"的"诗教"一脉相承的不二法门。  相似文献   
2.
杨树熙 《南方论刊》2005,(10):63-64
窗外小雨淅沥,平添了春夜几番静谧。我在拜读官演武散文诗集《弦上的舞蹈》。半明半暗的灯影下,影视般幻化出诗人营构的既具体又空灵、既现实又理想、既清晰又缥缈的众多审美意象。在作者笔下,“炼油树”不是“树”,倒是“鲜红的花束”;“冬雾”不是“雾”,却是“冷冻游荡之魂魄”;“森林公园”不是“公园”而是“草的凉亭,花的走廊,绿的篮子”等等。这种“变形”和“异化”,也许跟清人袁枚说的“蚕食桑而所吐青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的道理庶几近之。中国古典美学十分看重“意象”,认为它是“诗的本体”,并把“情与景两者的…  相似文献   
3.
关于“诗缘情”中其“情”含义的阐释 ,历来褒贬纷纭 ,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 ,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与诗论开山之祖的“言志说”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学创作实际中揭示其“情”的含义。循着这一思路 ,不难发现“诗缘情”实是一种新的文学观 ,其“情”主要指物感之情 ,一己之情 ,它改变了传统的文学观 ,使文学走向最终的自觉。  相似文献   
4.
司马周 《云梦学刊》2002,23(5):40-43
朱元璋统治期间 ,多次实施荐举制度。荐举制度的实行为文人聚会京师提供了契机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诗文创作的提高 ,并且造成文人群中“组诗”的大量出现。同时荐举制度在诗文理论方面也产生了一定的效应  相似文献   
5.
朱熹一生中曾三次穿横江西中部诸县,在沿途留下不少诗文和事迹。利用沿途各县的地方文史,将这些诗文和事迹的本事、源流考证清楚,对江西的朱熹研究以及沿途各县的文物、旅游工作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为人人     
宦洪云 《金陵瞭望》2005,(17):47-47
有的名人记忆力惊人。据郭沫若《革命喜秋》一书称,成仿吾年轻时帮乃兄翻译了《英汉辞典》,后来看英文读物就不用翻辞典了。古人亦有.如苏东坡,那个带头攻击、审问苏东坡的李定就说:“苏东坡真是奇才.一二十年前的诗文审问起采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令人中也不少见.  相似文献   
7.
继承·探索·创新——读冉庄的五本诗文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冉庄,土家族作家。他的诗,朴素而又明丽,单纯而又丰富,浏亮又含蓄,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既有古典诗歌的韵味,也有现代诗歌的情趣;他的散文,用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感,歌颂了祖国山川的美,民族风光美;他的评论,重在研究和评述作家的个性气质和道德人品  相似文献   
8.
明人吴守忠所纂《三峡通志》中收元不伐、刘克庄诗各一首,佚名碑记一篇,为《全宋诗》、《全宋文》及诸家补遗所失收,可据以辑补。  相似文献   
9.
<正>如果说罗时进先生以其《丁卯集笺证》《晚唐诗歌格局中的许浑创作论》与《唐诗演进论》三部力作,成功奏响了唐诗研究由微观、中观而宏观的点面结合之三部曲,颇具学术性与方法论双重意义的话,那么,近年出版的《明清诗文研究新视野》,则是他竭诚奉献给学界的别开明清诗文研究生面的第一乐章。其开拓创新之勇气,深厚扎实之  相似文献   
10.
我从小就喜欢文学,年轻时喜欢读巴金的长篇《家》、《春》、《秋》,老了则读巴金的《真言集》,百读不厌。他是我反省自己灵魂的大百科书。与此同时,小时候我最喜欢读闻一多的诗,如闻一多《青少年时代诗文集》、《红烛》、《死水》、《洗衣歌》、《七子之歌》;老了,就抱着《闻一多全集》和《闻一多选集》,一部部地啃,其乐无穷。于是,在我第一次患癌症晚期,被判"死刑"后,以及第二次癌症全面复发,又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