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94篇
人才学   59篇
丛书文集   1257篇
理论方法论   177篇
综合类   3468篇
社会学   181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63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532篇
  2007年   358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教学本身应该对教学用言有着相当高的追求,这种追求应不只是停留在形式或技术性的层面,而更应该在语言本身承载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上有所体现。从娱乐节目《非诚勿扰》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表现来看,语言教学应当在提高语言素养的同时,更要提高文化和思想素养。  相似文献   
2.
1950年代形成了"本质—特征论"的文学定义,即先界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本质,再界定文学是用形象的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意识形态的特征。这一定义的思维方式是先界定事物的普遍性,再界定事物的特殊性,突出事物的普遍性关联,轻视事物的独特性质的揭示,使得文学研究本应着重研究文学的特殊性成为空话,不利于认识文学自身的规律。1980年代的文学审美论试图突破这种定义方式,但1990年代以来,反本质主义的文学语境论再次回到从事物的关联性定义事物的思维老路,文学自身本质问题受到质疑,弱化了文学与审美关联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寄语21世纪外国文学依然用艺术方式追寻与审视历史进程、表达思想,其中美学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常常又是语言跟世界的关系。作家们大都在感悟人类文明智慧的同时,对这一文明本身又抱有矛盾的态度,或加以正面表现,或加以拒斥反省。由于身处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他们在叙事视角、审美追求、呈现方式和行文品格上又各有千秋,但都不同程度地积极回应、参与或批判全球化进程,并在对20世纪文学传统的继承中展现人类新的自我与心路历程。作家们通过绘制、窥  相似文献   
4.
5.
英语句子歧义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句法结构的三个层面对英语句子歧义的一些特点和规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英语与其他语种一样存在着形式与意义不一致的语用问题 ,主要有四种表现形式 :陈述句起疑问句、祈使句作用 ;疑问句起着陈述句、祈使句作用 ;肯定形式表示否定意义 ;否定形式表示肯定意义。由于说话者的目的不同 ,选择的表达方式就不同 ,其语用意义也随之变化。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与文学的民族性 ,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历史问题在当前新的历史语境下的重新言说。它既表现出作为历史问题的滥觞所提供和积累的经验性意义 ,又由于历史境遇的深刻变化而必然呈示出“新质” ,并由此构成对世界现实秩序的挑战。我们既要坚持以“国家和民族”的范式参与“世界文学”的对话 ,又应积极地把握“全球化”态势以激活民族的文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一定的案例,分析了大学生自杀的驱动力及其决定因素。指出强烈刺激只不过是自杀危机的导火线,而其本质是危机者整个人生经历的一个大爆发。同时,本文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危机工作者的理论,阐述了大学生自杀危机的线索识别、预防和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9.
迄今,还没有一门科学像语言学这样不能提供研究对象的结论性定义。语言有三个本质属性,即社会事实、心理表征及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只有对语言进行三维观照,才有可能本真地推导出语言这一语言学对象所特有的、本质的属性  相似文献   
10.
从教学实践来看,综合英语课的教学不可能把语言范式的教学和话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立起来,即讲授语法现象和句子结构等语言知识并非和功能学说不相容;语言知识(研究语言形式的组成规律)本质上和结构语言学相关,而功能学说则力求教学过程交际化,即强调语言的use。本拟从辩证的角度试论两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