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7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艺术),其说唱方式有第三人称讲述方式和第一人称摹拟代言方式。根据故事演述和"场"上交流互动的需要,诸宫调说唱艺人时而采用第三人称向听众"讲述"故事,时而转换成故事中的人物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摹拟"人物,"代"人物"言"。诸宫调的第三人称讲述与话本不同,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带上了更多"诗以言志"、"词以达情"的诗意情调。而第一人称摹拟代言则为诸宫调向戏曲的衍变提供了可能和线索。  相似文献   
2.
诸宫调反映了12和13世纪的金代口语,带有北方方言色彩;《朱子语类》反映了12和13世纪的南宋口语,带有南方方言色彩。二者同时异域,通过比较,发现诸宫调语言较《朱子语类》通俗,这一方面取决于二者不同的文体;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南宋和金作为第二个南北朝,北朝(金)口语用词较南朝(南宋)口语用词更俚俗。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元代的杂剧艺术被视为是中国戏曲艺术的较好开端,我国戏剧史学家王国维就在《宋元戏曲史》中指出:“论真正之戏曲,不能不从元杂剧始也。杂剧艺术的形成,一方面得益予传统音乐形式中的戏曲因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吸收了宋代勾栏中多种艺术的营养成分而成。在诸多艺术中,宋代的说唱艺术如诸宫调、唱赚,对杂剧的曲体结构、故事来源、表演形式等,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凉州贤孝是主要流传于甘肃武威凉州的一种民间口头说唱艺术,其演唱采用不同曲牌联套的音乐结构组织形式.在中国音乐史上,将若干曲牌连缀起来形成联套结构以演唱长篇故事,是从宋、金时期产生的民间说唱艺术诸宫调开始的.西夏统治河西走廊,凉州府地位仅次于西夏首都,《刘知远诸宫调》在西夏黑水城的出土,说明西夏时期河西走廊流行诸宫调,加之西夏说唱贤孝之风盛行,因此,凉州贤孝曲牌联套音乐结构组织形式直接源于诸宫调.  相似文献   
5.
诸宫调是宋金元时期较为流行的一种说唱文学(艺术),其说唱方式有第三人称讲述方式和第一人称摹拟代言方式。根据故事演述和"场"上交流互动的需要,诸宫调说唱艺人时而采用第三人称向听众"讲述"故事,时而转换成故事中的人物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摹拟"人物,"代"人物"言"。诸宫调的第三人称讲述与话本不同,具有鲜明的主观色彩,带上了更多"诗以言志"、"词以达情"的诗意情调。而第一人称摹拟代言则为诸宫调向戏曲的衍变提供了可能和线索。  相似文献   
6.
温斌 《阴山学刊》2012,(1):41-46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在体制功能、主题设置、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倾力创新,把婉曲细腻的张生和莺莺的曲折恋爱的世俗故事与金代草原文化和汉民族传统文化杂糅共生的文化背景密切联系起来,构成了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化交汇与更深层次的人生追求相互支撑、促进、对立、矛盾的人文景观,为王实甫《西厢记》的卓然独秀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而这些变化主要来源于女真民族婚俗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诸宫调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说唱艺术。本文详细论述了诸宫调与其他一些说唱艺术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宋元戏曲的影响,以期对进一步研究诸宫调的形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对深入研究中国戏曲史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北宋歌舞形式"传踏"源于宫廷或民间艺人演出开始时表演的致语,"传"即传颂之意;"踏"即踏歌亦即歌舞相兼之意.后来文人宴集省略了致语,只创作一诗一词迎互循环的形式,故又称"转踏".当转踏只歌不舞时,转踏又称"转达".当传踏的勾队词和放队词演进为引子和尾声时,更称"缠达".最后简要勾勒了从传踏-鼓子词-唱赚-诸宫调-戏曲的演进之轨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辑逸本《天宝遗事诸宫调》的编排和故事梗概,以期更多的人关注这一优秀的文学遗产。  相似文献   
10.
十六国北朝时期,西域各民族部乐进入中原,与中原传统音乐相杂融合,产生了八十四调,为古代戏曲宫调音乐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艺术基础;金元时期,传入中原的胡乐蕃曲,则对古代戏曲独特的音乐风格的形成,发生直接影响。十六国北朝与金元两代,都是古代各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古代戏曲音乐的形成,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