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介石在1942年访问了印度,他企图通过调解英印关系实现其支持中国抗战的目的,结果调停失败。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意识到英印关系的重要性,派克里浦斯出访印度与各派协商谈判,最后仍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2.
宋平 《经营管理者》2011,(24):184+182
针对医患纠纷的特殊化、专业化、以及当事人矛盾的尖锐化,通过设置附设于法院的非讼调解制度,具有相当的紧迫性。大陆法系各国对于专业性极强的纠纷都纷纷设置了调解制度,日本单独制定了《民事调停法》我国建构附设于法院的医患纠纷非讼调解制度有必要借鉴《日本民事调停法》。  相似文献   
3.
赵爱龙  夏耕  邓越 《社科纵横》2011,26(5):112-114
美国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维护其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于不同的时期采取了不同的对外政策。本文以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为出发点,逐步剖析出当时美国对华政策演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中,中国政府的不抵抗和国际社会的冷漠,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势头.1932年1月28日,日本进攻上海,发动"上海事变".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英美两国的外交调停,最终迫使日本回到谈判桌上,并在5月初与中国达成了<淞沪停战协定>,维持了上海的和平.该协定的达成,与英美两个大国的调处是分不开的.不过,英美两国调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绥靖日本倾向,也对本次调解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卡塔尔调停外交在阿富汗变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卡塔尔对阿富汗局势的影响始于允许阿富汗塔利班在多哈设立外交机构,随后卡塔尔又促成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达成和平协议。阿富汗变局发生后,卡塔尔协助美方人员从阿撤离,展开密集外交调停,成为阿富汗临时政府与外部沟通的桥梁。卡塔尔投身阿富汗调停外交的动机包括:将油气财富转化为国际影响力;实施扈从战略,加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推行伊斯兰主义的价值观外交;实施国家品牌战略,增强软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卡塔尔的调停外交实践为小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启示,然而缺乏巩固调停成果的长效机制、内外政策相悖、调停外交反噬自身等制约因素,使卡塔尔调停外交存在明显局限。  相似文献   
6.
马歇尔调停就全国而言,前期一般是公正的,后期则是援蒋内战;就东北而言,马歇尔一开始就站在偏袒国民党的立场上,竭力帮助蒋介石确立在东北的优势地位.由马歇尔一手拟定的一月停战令,使蒋介石获得了向东北运兵的合法依据,也是导致东北大战的主要根源;当东北大战一触即发之时,马歇尔断然离华返美,任蒋介石在东北大战,致使三月停战协议变成一纸空文;在六月谈判中,他一味压迫中共让步,单方面满足蒋介石的要求.至于六月停战在客观上产生了有利于共产党而不利于国民党的效果,则是马歇尔当时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7.
王逊 《北方论丛》2016,(1):36-41
论及明代学风,学人多有党同伐异的印象,然相关论断不免失之于苛,尤其是对明末以来学风层面的诸多转变未曾究心。具体说来有三点应当引起重视:一则,“吾党”之中本就同中有异;其次“吾党”中人对“异”有明确意识,并已然暗含了消解“异”的因素;其三,因观念分歧而引发争论之事虽然不免,其同人也会积极介入,主动调停。职是之故,明末学风一改偏狭、霸道,呈现出折中、平和的的新貌。  相似文献   
8.
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及其在德日关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国内多数论著指责其是:“德日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对中国政府进行诱降”。据已掌握的档案资料分析,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章认为,日本请求调停与德国接受调停,都有其各自的动机和利益所在。事实上,德国自始就反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调停及其失败,使德国远东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德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斯大林劝阻人民解放军过长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学术界对斯大林是否劝阻人民解放军过长江之事,一直存在严重分歧。作者通过分析米高扬访华及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电报往来,认为斯大林劝阻人民解放军过长江之说是不能成立的。中苏双方的分歧与各自的地位、处境、利益及苏联的民族利己主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日本欲借在淞沪战役中的军事胜利,通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向国民政府劝降,但日方的谈判条件与中方谈判方案的精神不符,故遭到中方拒绝。随着布鲁塞尔会议失败,日军一路西进直指南京,欲图再度逼降。此时国民政府向美苏两国紧急求援无果。日方破译了中方对美求援的三封电报,知国民政府可能接受日方条件,遂一边加紧攻城一边提高了对华谈判价码。南京陷落后,日本对德隐瞒部分新谈判条件,国民政府坚持“抗战待援”政策,迫使日本向德国和盘托出全部新条件,但陶德曼大使未转告中方。日方误以为德方已经转告,此时,德国表示“御任”之意,日本遂决定终止“陶德曼调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