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4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176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清代康雍年间 ,江浙地区粮食不足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了 ,它是乾隆后期全国性粮食危机爆发的一个信号。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 ,清统治者在制定和实施粮食政策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失误之处。粮食不足引起了江浙地区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 ,使社会发展缺乏后劲 ,尤其是不利于纺织业脱离农业而独立发展。这一事实说明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明万历年间的1616年二月与1618年九月,对黄山来说,是两段非常荣幸并值得骄傲的日子。因为,江苏江阴人,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游历、登临了黄山。也正是这两次游历、登临黄山,才使他在遍游海内各名山大川后的晚年,对黄山作出了:“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受熙宁变法影响,北宋熙丰年间诗歌的的主要思想倾向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可大致划分为倡主变法与系心国运,倾诉民情与非议新法,纵情山水与尚意主理,宦游纪行与友情唱和。  相似文献   
5.
慧眼识翡翠     
summer 《女人世界》2006,(3):49-49
清至民国年间,珠宝行业有个行话叫“赌行”,所谓“赌行”,指的是珠宝玩家到珠宝行寻觅翡翠的一双慧眼。而眼下翡翠造假技艺高超,真假难辨,常令珠宝玩家大伤脑筋,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6.
骈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特有品种。在1912—1919年间,当文人们已经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幕落花凋的末运,骈文竟有了一次回光近照般的兴盛。这种兴盛和后来所遭到的贬斥,说明骈文确实反映着古典文学的某些被发展到极致的特征。骈文中大量用典体现了中国文人对“时间”的独特感受,并应和了这个时期文学的主题──凭吊。以《玉梨魂》为代表的大量骈文小说的出现,则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特出的风景之一。  相似文献   
7.
魏征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被俘入唐。太宗即位,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魏征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为唐朝贞观年间的繁荣作出了很大贡献。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难过,  相似文献   
8.
《秘书之友》2012,(3):49
碧螺春简介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产于洞庭东、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汤清、味醇,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茶已有1000多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康熙皇帝视察并品尝了这种汤色碧绿、卷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赞赏,  相似文献   
9.
《秘书之友》2016,(4):49
丹青高妙冠绝古今吴道子,唐代画家。又名道玄,画史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兖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  相似文献   
10.
陈丛兰 《唐都学刊》2012,28(4):23-27
《贞观政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学政治哲学的人性理论。其官德保障机制体现在内修与外治两个方面,一则从非制度的内在层面强调官吏通过思、慎和学的途径修身养德,二则从制度的外在层面加强旨在预防、考课与奖惩官员的吏治建设。体现自律与他律、儒学政治哲学与法家政治理念的统一,完善了中国传统政治外儒内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