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8篇
  免费   248篇
  国内免费   54篇
管理学   2531篇
劳动科学   544篇
民族学   113篇
人才学   199篇
人口学   193篇
丛书文集   2204篇
理论方法论   452篇
综合类   4139篇
社会学   524篇
统计学   801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5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400篇
  2014年   941篇
  2013年   740篇
  2012年   825篇
  2011年   891篇
  2010年   835篇
  2009年   847篇
  2008年   986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593篇
  2005年   606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293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应用索洛余值法,基于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测度了京津冀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并构建反距离权重矩阵的空间滞后模型(SLM)与空间误差模型(SEM),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解析。实证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全要素生产率较高的地区对邻近地区有负向影响;国际产业转移与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其对相邻地区的空间溢出效应尚未形成;从直接效应看,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与经济密度指标均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对本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从间接效应看,仅人力资本指标对邻近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将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水平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联系起来思考,可以具体地考察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文章以农业技术水平作为门槛变量,选取2009—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测定城乡收入差距,以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得出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可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在农业技术水平较低时,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收敛效应较小;当农业技术水平越过门槛值达到较高水平后,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果几乎增加了一倍.此后,通过替换解释变量泰尔指数为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替换核心解释变量农业技术水平为农业生产效率重新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发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其检验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文章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三个重要变量纳入同一模型框架中,在加深劳动力流动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一视角的研究的同时,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路面公共交通系统如公交、轻轨等通常以投币、购票或刷卡(通常基于Near Field Communication、2.4G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SIM-pass或SWP-SIM技术)的形式支付,而以上几种支付方式均无法做到极致便捷,即支付时无需作出任何动作甚至无需考虑到支付的问题,以免密自动支付的方式智能识别并付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项目组研究了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路面公共交通便捷支付系统,实现了乘客在乘坐路面公共交通工具时上车就走,无需刷卡、买票投币和扫码,自动支付费用的问题,也为部分需要按里程收费的公共交通支付方式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4.
从土地出让金的角度,采用加权平均数方法对我国近几年房价构成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是影响我国房价的重要因素,要通过提高土地税收和将 GDP 不作为政府考核的唯一标准来抑制房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三驾马车”中的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效果放缓,消费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而生活性服务业作为服务和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消费需求、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7.
8.
近年来中国实体投资率呈现下降趋势,宽松政策和杠杆激励都没有显著改善投资状况。本文在杠杆紧缩约束下,从企业投资转移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并使用2007年至2016年A股3000家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杠杆紧缩约束对企业投资行为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实业投资率不仅存在替代效应,在杠杆紧缩状态下,非金融企业更多地会因流动性短缺、规避风险等因素主动选择实体投资转移而提高金融投资率,由此导致非金融企业投资出现"脱实向虚"现象。  相似文献   
9.
美国船王哈利曾对儿子小哈利说:"等你到了23岁,我就将公司的财政大权交给你."谁曾想,儿子23岁生日这天,老哈利却将他带进了赌场.老哈利给了小哈利2000美元,让小哈利熟悉牌桌上的伎俩,并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能把钱输光.  相似文献   
10.
学前教育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源头,我国政府一直关注学前教育贫困生资助政策,近年来进行数次完善,力图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该文在分析福建省学前教育资助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资助中的省、市、县三级政府职能分配,指出现阶段资助中存在的资格审查力度低、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失范、跨级沟通通道缺失问题,据此提出了政府职能分配的三阶段逐层优化思路,即制度供给阶段构建"省级政府主导—市级政府落实—县级政府补充"的学前资助制度供给体系,组织协调阶段创建"各级政府交错对话专项通道"与"全面信息化平台",监督管理阶段创建"四管齐下"的监督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