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84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257篇
社会学   23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进党8年意识形态挂帅执政“绩效不彰” 记者:杨老师,今年3月台湾地区将要进行地方领导人的选举,陈水扁的8年执政即将结束。在您看来,如何整体评价民进党“上台”8年给台湾政治、经济带来的变动?  相似文献   
2.
思想观念的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是朝着宽松的方向发展。但现实中民营经济的自我发展在前,其法律地位认可在后,使得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认识滞后,对其发展之快心存疑虑,担心民营经济的壮大会冲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这样的社会观念环境影响下,一些地方往往不敢大规模发展民营经济,即使发  相似文献   
3.
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财税体制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财税体制改革问题,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它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法律思想 ,不仅以变法维新为主要内容 ,提倡“德治”、正确处理好“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主张宪政、强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自由等 ,也是梁启超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要建立完善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放宽、落实市场准入和投资政策,改善融资环境,实施合理的财税政策,有效改善用地难问题,鼓励各类人员从事发展民营经济,增强政府服务功能,改善政务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西部大开发的实践反思民族地区财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投资,投资是技术进步的源泉,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我国东部开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和特殊政策环境下形成的市场化投资机制.西部大开发的实践表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并不显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财政投资和税收优惠并没有催生市场化的投资格局.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西部偏远地区,在西部大开发战略覆盖范围内又属于劣势区域,因此需要因地制宜地创新财税政策,充分利用市场与非市场因素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投向民族地区,防止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形成区域经济发展上的双重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7.
中国周边国家近年纷纷立宪、修宪,在宪法中规定国家经济任务和经济制度,宣布实行“市场经济”或“自由”经济,以宪法来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立宪经济化”或“经济立宪化”的态势,促使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制度逐步完善,“投资法”体系形成,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这一态势对传统宪法学理论和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它不仅与前苏联传统教科书式宪政理论不同,也与西方传统宪政理论和经济理论大相径庭,反映了冷战结束后周边各国宪法变化与经济“全球化”浪潮、一体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发生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掌握土右旗2013年税收完成情况,探索新的财税工作思路,准确把握今后组织收入工作形势,促进税收稳步增长,从去年年底至今年1月份,由土右旗统计局牵头,会同旗财政局、经信局、国税局和地税局负责人组成税源调查组,深入全旗各乡镇(管委会)、部分企业和国地税进行调研,对全旗税收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报告提出了法治是治国理政之基本方式的重要命题。财税体制改革作为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着眼点,被认为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和推动发展最重要的试金石。经过近30年的努力,中国财税法律制度得以基本建构,财政民主理念、税收法定主义和纳税人权利保护原则等概念谱系得以确立并渐进完善,但在岁入课税、预算支出与财政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控权理念、财税均衡主义和精细化绩效预算原则等规范图景会日渐清晰,并将成为新时期财税法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引领中国财税法律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以财税政策为切入点,探讨构建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从国外生态补偿成功实践案例出发,结合我国现实问题,提出制定差别生态补偿标准、推广市场补偿机制、开征生态税等财税措施构建生态补偿的长效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