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贤才:1978年8月中山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 1989年被提拔为民庭副庭长,  相似文献   
2.
"硕士生一次性给予安家费2万元,博士生一次性给予安家费10万元","不管最终是否被录用,来参加此次洽谈会的博士、硕士、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才、高技能人才、高层次职业经理人,来漯车费均可报销,并且免费提供在漯期间食宿".(见3月23日<大河报>)  相似文献   
3.
<正>"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条古训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已流传了几千年,也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了全面部署,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强调中国的发展进步要靠法治,而非人治、权治,要通过形成管理制度化、监督常  相似文献   
4.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有多种不同的理解,主要有“横槊赋诗”说;配合《求贤令》而作说;宾主酬唱说等,可谓众说纷纭,持论不一,应予辨析。《短歌行》章句解释可以更细致一些,以显原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刘备托孤以后的历史背景出发,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前出师表》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剖析:一、报先帝而忠陛下,借出师而表赤忱;二、教审时而知度势,激奋发而励自强;三、辨忠奸而明陟罚,举贤才而修政治;四、感三顾而事两朝,披肝胆而显忠贞。从而将诸葛亮那种“报先帝”、“忠陛下”的拳拳赤忱、耿耿忠心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在结尾对《前出师表》的思想意义和阶级局限,进行了辩证的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唐仁 《人才瞭望》2010,(8):67-67
唐太宗向来注重选拔人才.严格选拔任用贤能志士。他常常叮嘱右仆射封德彝说:“官是民之父母,一个官吏就能决定人民的安危和苦乐.所以在选用时一定要谨慎行之。要知道用一个好人.就如同引一条沟渠。人才就如水流般都进来了。但是一旦用了一个庸人.其他庸才就会蜂拥而至。”  相似文献   
7.
孔墨思想是有一定的继承关系的,墨家借鉴并改造孔子的节俭思想,形成了其“节用”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泛爱众”及“孝道”思想有所借鉴,并进一步改造成了其“兼爱”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举贤才”的主张有所借鉴,并进一步改造成了其“尚贤”思想;墨家思想对孔子思想中“义”及“利”思想有所借鉴,并进一步改造成了其“贵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陆祖欣 《金陵瞭望》2007,(11):37-38
第一次集中拿出10个区管职位包括正职职位公开选拔,第一次面向六合区、沿江工业开发区和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三区”范围内实行联动公选,第一次实行全程网上公示……2007年3月中旬起的公开选拔,开创了六合区历史上多个“第一”。发现一批适应攻坚克难、跨江发展的各类人才,激励一批善谋发展、勇于开拓的区管干部,储备一批年轻有为、具有潜力的后备干部,是六合区在策应跨江发展、广纳贤才上的一大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9.
人才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最先提出了“举贤才”的治国方略 ,提倡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与任用 ,主张举直错诸枉、以德才兼备作为选才的标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知人善任、无求备于一人、因材任使。孔子“举贤才”的思想奠定了我国古代任人唯贤政治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商战诡谲,手段无穷,若要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师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失为明智之举。商道莫测,存者不易;商战诡谲,手段无穷,企业若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师人之长补己之短不失为明智之举。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石,可以为错也正喻此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