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知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把传播知识和发展理智 ,作为教育和教学过程的基础与目的 ,注重研究知识传授的方法与途径 ;近代的一切教育思想、理论和学说都可以归纳到主知主义教育思想的范畴之中 ,表明主知主义教育思想深刻地体现了西方近代社会、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根本精神。它对中国的教育影响是深刻的。  相似文献   
2.
叶苗 《现代交际》2012,(2):236-237
在教育前进的发展史中,赫尔巴特和杜威分别被视为"传统教育"的核心代表和"进步教育"首席发言人,且都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不凡的意义。从"兴趣"的角度出发进行剖析,通过对"兴趣"的思想基础、定义、种类、教育意义的四个方面来阐述二者对于"兴趣"这一教育重要议题。反思前人的思想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进步,于是笔者分析二者"兴趣"观的异同来启示今天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英语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比较注重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而往往忽略了通过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石振欢 《新天地》2011,(12):200-201
课程整合起源于19世纪赫尔巴特提出的“统觉心理学的整合原理”。赫尔巴特及其追随者关于课程整合的基本思想不仅是单纯地将已经分裂的内容拼凑在一起,而是将生活世界里原本具有内在联系而被人们人为地割裂开来的内容重新联系起来,整合为一体的一种新的课程模式。根据这种思想,当前的课程整合就是对课程设置、教学目的、教学设计以及评价等要素进行系统的考虑与操作,用整体的、联系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研究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个要素及其各种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5.
20世纪初,以赫尔巴特教育学派理论为主的西方教育理论借道日本传入中国,由此引发了中国引进西方教育理论的第一次高潮,其中留学生尤其是留日学生在此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通过创办刊物,翻译或自编教育理论著作等方式,热情传播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不仅成为传播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主要中介和宣传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号手,而且也成为实践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先行者。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引进,对我国20世纪初现代教育理论的构建和当时的新式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留学生们传播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功绩应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赫尔巴特五段教授法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中国,因其理论的实用化及可操作性而适应清末新教育改革的需求,在教育界开展实践活动,到民国初年达到高潮。该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促进了近代中国教学法的研究及实验,并有助于近代科学教学理论与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涌现出一批翻译引进和国人自编的教学论教材,它们普遍吸收了赫尔巴特学派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沿袭了赫尔巴特教授论"目的—材料—方法"的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并以教师、教材和教法为其论述的主要内容。清末民初,中国近代教学论学科的基本内容及其构架得到初步确定;学科教学论初具规模,为其日后发展为独立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呈现出"重教材、教法而不重课程"的总体特征及倾向。这些对中国近代教学论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为适应国内新式学堂及师范学校教学之需,赫尔巴特教学论教材经由日本传入中国。国人在译介教材的过程中,全面模仿赫尔巴特教学论教材体系的结构和内容来编写本国教学论教材,主要表现为教材数量上的“繁荣”和教材类型的“多样性”。该时期我国教学论教材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受赫尔巴特“五段形式教学法”影响;重教材、教法,缺乏对课程的关注;学科教学论初现及初步确定近代教学论学科发展内容。  相似文献   
9.
19世纪60年代,德国掀起了一场赫尔巴特学派运动,赫尔巴特教育思想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19世纪末,运动的中心由德国转移到美国,随即促成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教育改革运动,使美国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培训等各方面朝着教育科学化方向大踏步前进,并对美国后来的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对美国基础教育改革起到巨大促进作用,除客观需要外,主要是因为美国赫尔巴特学派使德国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理论与当时美国的社会和教育实际相结合,对其进行了合理改造,并赋予了其更加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理论学中,赫尔巴特被视为“传统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被视为“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各自历史条件下的伟大理论发现者,在教育史上均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他们都有各自明确的教育目的观。正确认识教育目的是发展教育的首要问题。本文分别阐释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目的观,并对他们的教育目的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