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赫德在中国工作长达52年,他兴办了近代海关,使关税成倍增长;设置了近代助航设备,便利了航运;创办了近代高等学校,设置了天文台、物理实验室;翻译了西方书籍,引进了西方科技;兴办了近代邮政,为中国培养了各方面的人才。成效卓著。他曾受到清政府多次表彰,官至太子太保,以肯定他为中国近代化作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鸦片战争后,葡萄牙多次无理要求清政府承认其永驻已长期强占的澳门未果。后来在英国人赫德的支持下,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承认葡萄牙永驻澳门。赫德为了完全夺取澳门地区的鸦片税厘,以达到控制清朝统治者使其为英国殖民利益服务的目的,在葡萄牙强占澳门的政治交易中,充当了一个损害中国主权的帮凶角色。  相似文献   
3.
影讯     
《青岛画报》2011,(1):52
幸运大抽奖活动时间:1.1—1.3元旦期间,每天前100名购票的观众,获赠抽奖卡1张,将填写好的抽奖卡投入票房幸运抽奖箱。1月4日影城将抽出幸运观众,公布在影城大屏,中奖观众可到影城领取奖品。快乐元旦元旦当天,来影城观影的小朋友可获得一份元旦小礼品(数量有限,赠完即止)  相似文献   
4.
舒赫德与新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乾隆朝大臣舒赫德在平准战争、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和经略回部、安置土尔扈特部及经理伊犁等军政经济建设中的活动。指出有些活动得到乾隆帝的肯定,也有一些与乾隆帝旨意相违。并认为舒赫德在统一和建设新疆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赫德与德璀琳在中国海关共事达数十年之久,自然存在着友谊。但是,赫德代表英国利益,德璀琳代表德国利益,赫德的上司是总理衙门,德璀琳接近李鸿章,双方明争暗斗,层出不穷,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侧面。  相似文献   
6.
7.
赫德与戈登     
赫德与戈登都是英国人,在太平天国时期,他们之间,合作得相当好。在中俄伊犁交涉时期,他们之间产生了矛盾,后来,又和好如初。他们的关系好坏,都与中国近代外交息息相关,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8.
赫德(Robert Hart)是中国海关史乃至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无法绕过的人物.他二十九岁就登上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宝座,统治中国海关四十八年,广泛参与了晚清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活动.作为一个西方人士,赫德之所以能游刃于晚清中国政府,与他具有丰富的性格特征有很大的关系.他性格复杂,有着善于"主动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认知特征、"超乎寻常的自信和乐观,热情、勤奋、富有创造性"的情绪特征、"谦虚谨慎,在八面玲珑的处世方式下,掩盖着刚强、独裁的内心,对既定目标坚韧不拔,不达目的很少罢休"的意志特征和"时而浪漫真情,时而狡诈虚伪"的对现实生活态度特征.  相似文献   
9.
晚清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相当重要的特殊人物.他在晚清众多中外约章的交涉中折冲斡旋,参与谋划和签订的约章60多个.其中既有中外双边约章,也有中国与列强的多边约章,有的内容涉及国家的许多重要主权,有的只是某一具体问题的细节规定.中外学术界对赫德与晚清中外约章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和初步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赫德、条约制度史及中外关系史等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英占缅甸,威胁我国西南边疆的安全。清朝政府早就得知英要对缅发动第三次侵略战争,但它没有准备去支持缅甸反抗侵略,而是企图派人劝缅对英妥协投降;缅甸各族人民抗英游击战争开始之后,清朝政府对这一正义斗争没有给予实际的支持;英占全缅之后,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要同清朝政府谈判,清朝政府对英存在幻想,致使英国殖民者让出虚名,求得实利的阴谋得逞。云南地方官关心缅甸局势的发展,在他们的奏报中保存了不少有关缅甸人民抗英斗争的重要史料。清朝政府对英国占领缅甸的反应,是由于它既害怕本国人民,又害怕外国侵略者的反动本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