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赵鼎,字元镇,谥号忠简,宋解州闻喜(今山西)人,有南宋"中兴贤相"的称誉。关于赵鼎的评价,史学界的意见不甚一致,有人热情赞扬赵鼎为"中兴贤相",也有人贬抑赵鼎为"伊川三魂"。本文浅析了宋金战争中的赵鼎。  相似文献   
2.
赵鼎是一个屈己求和的宰相,他的罢相原因主要是要求建储,专机植党。赵鼎不愿承担议和投降的罪名,在秦桧的排挤下,终被高宗抛弃。赵鼎政治上毫无建树,所谓“贤相”实际是个虚名。  相似文献   
3.
张浚最初荐秦桧是尚未认出秦桧是个大奸,不是为了排斥赵鼎;酿成淮西兵变,赵构也有责任,不能完全归咎张浚;诏令岳飞班师,不是由于张浚的奏陈  相似文献   
4.
赵鼎是南宋四名臣之一,在两宋之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但关于赵鼎生平却很少有人全面、细致地论述过,本文旨在通过考证和梳理赵鼎的生平,还赵鼎一个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5.
宋代道教兴盛,关涉道教的传奇数量众多,描写逼真,简洁生动。这些传奇或直接宣讲道教经义和思想,或记述道士们祛妖降魔、预知吉凶、使物治病的事迹,展示道法功能的神异,还有一些是自传性作品,但也不乏对道士负面行为的秉笔直书。这与传奇作者直笔无隐、崇实尚理的创作心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海南自汉开疆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古代中国最边远的州郡,一直以来它都被视作远谪罪臣的流放之所。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就曾谪居昌化军三年,在海南当地留下了不少遗迹。有着"海外五逐客"之称的李德裕、李纲、赵鼎、胡铨和李光等五人,是较早的在海南留下笔墨的贬谪文士。在他们所作的谪琼诗中,不乏从正面或侧面描写海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作品,这些篇章不仅为后世了解、认识海南提供契机,同时也为中国古代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运动与媒体有着不解之缘。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在他的《社会运动:1768-2004》一书中写道:"自18世纪社会运动刚刚兴起,报纸、杂志、小册子以及其他印刷传媒就在传播运动的消息,它们宣告即将开始的行动,评价这些行动,并对这些行动的成败予以报道。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南宋初年中兴名相李纲、吕颐浩、赵鼎的财政措施入手,探讨南宋政权从建立到绍兴八年财政困境的解决,是南宋基本稳定和宋金对峙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南宋宰相赵鼎的奏疏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及自己身处其间的政治遭际和态度,其间不乏激烈情感的外现。绍兴四年八月"御札参知政事赵鼎知枢密院事,充川陕宣抚处置使",对于这一次任命,赵鼎的奏疏中充满忧愤之情,他从"人言可畏"和当权者的"沮抑"两个方面落笔,议政与陈情自然结合,文中的议论因其真情的注入更具感染力,而情感的表达也因议论的犀利而增强了内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