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偶翻杂书,看到越战结束后一个士兵的故事。 他打完仗回到国内,从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电话时说:“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个忙,我要带我的一位朋友回来。”他的父母说:“当然可以。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儿子继续说:“有些事情必须告诉你们,他在战斗中受了重伤,他踩着一个地雷,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关于妇女和平运动的研究在学术界比较鲜见。近年来,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特别是女权运动第二次浪潮以来,欧美一些学者逐渐关注起妇女问题来,有关妇女和平运动的发展以及它与女权运动的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有现实意义及学术特色,也逐渐开始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3.
董大亮  田宗会 《学术探索》2014,(11):132-136
“超大计划”是美国尼克松政府在越南战争结束前向南越实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援助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在美军撤离前最大限度提升南越军队战斗力,使其代替美军承担主要作战任务,最终实现越战“越南化”。这项计划的顺利实施,不仅在客观上加速了美国撤出越南的进程,还因为该计划涉及美国与其他盟友之间的国际合作,对美国与其他盟友的关系和地区局势也产生了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保守主义中存在着自由与权威两个价值的对立,在派别上表现为传统保守主义与自由意志主义的对立.两派的观点虽有某种相通之处,但分歧是主要的.20世纪50年代,两派曾联合起来反对共同的敌人,他们共同创办刊物,并成立了共同的组织,同时也出现了调和两派观点的理论.但是自60年代中期后,随着美国社会的剧烈动荡,两个派别出现了不可弥合的矛盾,最终导致了激烈的冲突和分裂.这一阶段对美国保守主义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体现了保守主义内部张力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5.
在霍尔克领导下的新西兰国家党政府开始并不愿意卷入到越战中击,面对美国的援助,新政府总是以防卫马来西亚为自己国防政策的优先考虑问题以及自己国力有限作为拒绝美国的托词.然而,出于维系澳美新同盟以及害怕因为澳大利亚的刻意表现而失去美国人信任的考虑,新西兰最后还是做出了参战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佚名 《百姓生活》2013,(11):62-62
1970年,卷入越南战争而内外交困的美国,放弃了直接与越共军队交战方式,以更“策略”的方式为南越军队提供情报、武器、军事顾问及空中支援。当年夏天,越共军队捕获了美国一个由7人组成的高级军事考察组。美国对这个考察组的营救行动,导致了一场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人蛇大战。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介是美国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美国的新闻媒介通过引导公共舆论、宣传意识形态,借助国会议员、外交部门的政府官员等影响着美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在约翰逊政府对越南政策的制定、调整过程中,美国的新闻媒介起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促使美国民众认识越战真相,推动反战运动兴起进而影响政府决策方面起了很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梳理国外学者对梅勒《我们为什么参加越南战争?》中设问命题的相关论述,本文认为该命题的答案涵盖以下三个部分:续写美国的"荒原——边疆"文化传统、演绎美国的现代政治逻辑、凸现作者的文学批判精神,答案的核心是揭示美国文化帝国主义、霸权思想、殖民意识。该答案是通过将小说放在美国文化的宏观背景中,运用历时和共时双重解析视角的途径获取的。  相似文献   
9.
周军 《百姓生活》2014,(8):61-63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战争影像资料中,给世人留下强烈印象的莫过于如下两个画面:美联社记者埃迪·亚当斯抓拍的照片中,一位便衣警察持枪击毙一名被捕的越共上尉;美联社记者黄功吾抓拍的照片中,一群越南孩子惊恐奔逃,其中一个小女孩赤身露体双臂伸开,脸上满是恐惧和痛苦。当年,这两张经典照片作为反战标志,广泛见诸全球各种和平运动及报章杂志之中。两位美联社记者因此获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但是,鲜为人知的是照片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华裔作家陈河的《沙捞越战事》书写了一个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战争寓言,该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生于加拿大的华裔士兵周天化被英军投放到沙捞越丛林执行特工任务的传奇经历。作品围绕着华裔周天化这个人物塑造了两位截然相反的"异族"女性形象,一位是美丽温柔、能歌善舞的日本歌伎藤原香子,另一位则是与藤原香子判然不同的依班族少女猜兰。猜兰在沙捞越的丛林中长大,她身上有着丛林人的野性、单纯而又勇敢的特质。作为男性对女性的想象,陈河在《沙捞越战事》中刻画的这两种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在周天化的生命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美好品格的赞美,对真挚婚恋情感的向往以及对纯美人性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