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靳文 《人才瞭望》2014,(1):84-84
宋朝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及《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晏、许普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中所提到的"十里长亭",都是指送别的地方。那么,为什么古人用"十里长亭"来泛指送别的地方呢?亭存在的历史久远,早期的亭并非供观赏用。周朝时,亭是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处所,如《墨子》上载:“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  相似文献   
2.
对《醒世恒言》中的被动句式进行分类统计,从用量及结构等方面探讨“于”字式、“见”字式、“为”字式和“为……所”式这些上古汉语传统模式的衰微、“被”字式在近代汉语中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教”字式、“与”字式、“吃”字式这些近代汉语才产生的被动式的特点,从而阐述被动句式在近代汉语中的发展概貌。  相似文献   
3.
在《醒世恒言》中,"了"作词素构成的词有"便了"、"罢了"、"了了"、"了然"、"了不得"、"不得了"。本文首先具体描写这些词的用法,然后解释其来源,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眼里识得破     
陈贵中 《领导文萃》2010,(14):79-79
<正>《醒世恒言》中讲了一个"薛录事鱼服证仙"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唐朝时,进士出身的录事薛某因病发高烧。高烧到第七天,他渐入睡梦,梦中自己高热难耐,于是跃入水中,化为一条金色鲤鱼。  相似文献   
5.
吴大勇 《源流》2015,(2):22
古人对人品道德的价值观,令我击节赞赏,钦佩不已。《左传·襄公十五年》有一篇《不贪为宝》讲了一个精彩故事:宋国一个老百姓得到一块宝玉,拿来献给一位掌管工程的官员子罕,并说:"我请玉工鉴定过,确是一块真正的宝玉,现敬献给您。"子罕连看也没看说道:"我这个人把不贪财物的人品当做瑰宝,而你以玉石为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我们俩岂不都丢失了珍宝了吗?"那个人磕头恳求说:"小百姓带着这么贵重的东西不敢出远门,我把它献给您,是为了免遭横  相似文献   
6.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审美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言”中塑造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妓女文学形象。这些形象之所以受到读者喜爱,主要是由于其自身丰富的审美内涵,即鲜活充沛的外貌美、真诚善良的心灵美、火热奔放的爱情美。这些女性形象,正是我国传统审美习惯所普遍赞赏的那种身心兼美、情貌如一的文学艺术典型  相似文献   
7.
醒世恒言》中有一则故事,讲的是新婚之夜,苏小妹给新郎秦少游出了三道难题,答不出就别想进洞房。秦大才子一时竟被难住,幸得大舅子苏东坡暗示才得以过关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聪明的你读不懂对方的性爱密码,一样会遭遇闭门羹。  相似文献   
8.
中西方古典短篇小说在各自民族叙事传统的形成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不容忽视的作用,而其自身在演变、定型过程中所形成的叙述形式,又集中鲜明地体现了民族叙述艺术的审美特征和审美效应.如冯梦龙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完善并总结了中国古典白话小说的叙述形态,而卜迦丘的《十日谈》则开创并确立了西方古典短篇小说的话语形式.因此,对中西方古典短篇小说叙述艺术进行比较与研究成为小说叙述理论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译者是汉语典籍英译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对译作有重要影响.翻译伦理的回归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规范依据.以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为基础,以《醒世恒言》的英译本为例,从再现伦理模式、服务伦理模式、交际伦理模式三个方面分析如何正确发挥译者主体性,为汉语典籍英译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论"民本"之真与"民主"之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现已成为学界炙手可热的议题之一.通常,学者们先会充分论证"民本"思想的精华,其现实意义,其与"民主"思想的相似点、相互关系,继而也总忘不了郑重提醒世人,"民本"与"民主"有天壤之别.如此分析"民本"与"民主",自有其道理;但"民主"固然美好,却无法具体操作,无法真正兑现,不免流于水中月、镜中花;反之,"民本"虽层次不高,不彻底、不完美,却有可能操作,有可能落到实处,而且也可能与时俱进.以此而论,"民本"反胜"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