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桑是中华民族古代农耕文化的象征.它与人的日常生活的密切亲和,使人很自然地把桑与经社会分工以后专门从事采集的妇女联系在一起.采桑与女性的结合使采桑女进入文学艺术即进入审美范畴时便产生了无穷的魅力,随之也就产生了大量以桑为兴象的情歌.  相似文献   
2.
熊术忠 《老友》2008,(2):25-25
相逢休问荣枯事,苦也人生。甜也人生,苦尽甜来颐养年。钱多钱少休埋怨,有口皆碑。民口皆碑,愉快生活莫自卑。采桑子·感悟@熊术忠~~  相似文献   
3.
我慢慢地坐在地板上,这么多年了,我终于哭了,我边哭边说:“爸爸,请你记住,你是我永远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陌上桑》复式二重性及与采桑母题演变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化学与文学整体流变角度来审视《陌上桑》,发现其存在思想文化上的矛盾二重性背景,由此使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等方面呈现出俗、雅交织的多组二重性特质。这既让作品成为文学经典,又使《陌上桑》本文奠定了采桑母题的基本形态,使这一题材的写法趋于定型并向雅化转型。后世文人只能以它为范式进行反复模拟和仿作并寻求自我空间,并且在对其程式化的模拟中也消耗了整个采桑母题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闫续瑞  杨茂文 《兰州学刊》2012,(10):217-219
采桑女作为诗歌艺术形象最早以体美容冶、自由奔放的姿态出现在《诗经》当中,到了汉代趋于成熟,汉乐府《陌上桑》中美德兼备的罗敷成为采桑女形象的典范。宋代诗人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民间风貌、思想观念以及自身的审美追求出发,一方面继续在汉以来的采桑女形象上进一步发掘,凸显采桑女坚贞不屈的妇德;另一方面拓宽了原有的采桑题材,把桑间与男子邂逅、幽会的采桑女带入真实艰辛的劳作之中,从而促使了采桑女形象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6.
采桑女最早作为诗歌艺术形象出现在《诗经》中,汉代,采桑女呈现为美德兼备的贞烈形象.至齐梁陈,采桑女形象则呈现出外表柔弱艳丽、有闺中思妇缠绵哀怨的情怀以及风流而多情的特点,这和此时期社会背景和创作观念相关.就文学史意义而言,齐梁陈的采桑女丰富了采桑女图谱,对后世采桑女形象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晋剧《含嫣》里刘雪梅"采桑"时有一唱段——"四月里南风吹动麦梢黄",习惯上人们简称"四月里"。这个唱段,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王爱爱首唱,一炮打响,想不到一唱就是五十多年。"四月里"早已成为三晋大地家喻户晓、广为传唱的名段之一。不知是唱腔奠定了演唱美,还是演唱美成就了唱腔美,应该说,唱词写得美,唱腔写得美,演员唱得美,三美合一,汇成了"四月里"的美  相似文献   
8.
春会的仪典象征:"邂逅采桑女"的文学原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邂逅采桑女”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原型 ,起源于上古先民在云梦、桑中、上宫等祈子求雨的神圣的宗教仪典 ,经过礼制的规约 ,至春秋战国而转换为世俗男女春会的狂欢场景 ,最终形成了诗赋的原型母题 ,从而成为了赋家安顿佚荡的情欲 ,满足君王色欲 ,进而使赋家以微言讽谏来建立从个人到家国、社会整体生命和谐的符号载体。  相似文献   
9.
10.
《陌上桑》的生成,既有历史依托,又有现实土壤。它将传统的采桑故事中的劳动主题、男女相会主题、女性之美主题和道德品性主题融为一炉,加入了时尚元素,由传统的“民俗艺术”成功地转化成汉代的“流行艺术”。它的产生,体现了作为娱乐文化的艺术本质,将创作的动力由作者主体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主体,把符合艺术的欣赏与消费需求当作艺术生产的目标,并迎合了受众的消费心理。它是一种新的艺术类型,开魏晋六朝以后乐府诗先河,并成为新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