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汉鼓吹歌十八曲》自沈约以来就被认为最难解读,本文将其分为三个主要类型,举其代表性篇目进行解读。《石留》篇的解读方法是在剥离乐工标记语的基础上判别“辞”“声”;《朱鹭》篇的解读是在判别“辞”、“声”的基础上引入文献学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远如期》篇则主要从汉代乐府歌诗的文体性质出发,指出其中含有科范字。本文的方法和结论对于《汉鼓吹歌十八曲》的解读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汉魏六朝乐府歌诗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曾祥旭 《船山学刊》2004,(3):39-41,138
一、汉乐"三品说" <后汉书·礼仪中>注引蔡邕<礼乐志>日:"汉乐四品:一日大予乐,典郊庙、上陵、殿诸食举之乐.二日周颂雅乐,典辟雍、乡射、六宗、社稷之乐.三日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群臣,<诗>所谓‘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者也,其短箫歌,军乐也.其传日‘黄帝岐伯所作,以建威扬德,风劝士也.  相似文献   
4.
鼓吹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军乐。魏晋南北朝时鼓吹可分为短箫歌、黄门鼓吹、骑吹和曲盖鼓吹四种;这一时期是鼓吹发展、兴盛时期,也是其开始制度化并成熟时期,鼓吹主要在军事及其相关活动方面发挥着更多的作用,并随时代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秀萍 《殷都学刊》2014,(2):119-122
商代青铜器物种类多、用途广,乐器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门类,是商代“礼”、“乐”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宫廷宴会、军队作战以及各类宗教活动中使用。通过对考古出土商代青铜乐器相关材料的搜集和梳理,可以看到,商代的青铜乐器主要有铃、、铸、铜鼓四个大类,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山东、山西以及长江流域的其他省份。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界对钲、的名称与区别问题一直颇有争议。从文献典籍的相关记载来考察,钲与在外形上虽然很接近,但并非同物异名。它们的区别主要是在用途上,用于止鼓,起到指挥退军的作用;钲的作用是与鼓配合,使鼓声断而有节、断而有续,以达到指挥布阵或作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祝丽君 《南都学坛》2014,34(6):19-20
抛开前人成见和字面解读法的窠臼,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的话,《上邪》、《有所思》很可能不是情诗,汉歌二十二曲也不是风雅颂并存,而是一组互相关联、相对完整的战争史诗。  相似文献   
8.
在长沙市博物馆开办的一家音乐茶艺厅,一支乐队正在为来客演奏。乐器是一件件形状怪异、古朴而笨重的铜器,可是敲击出的声音却如珠落玉盘一般悦耳动听,更兼旋律优美,古朴清新,令人思绪缈缈,仿佛看到古代百官祭祀朝贺的恢弘场断。这就是长沙市文化部门早几年推出的大古乐,演奏的几件乐器就是当年出土的震惊国内外的大。  相似文献   
9.
<宋书·乐志>中保存有若干声辞杂写、不可通读的古代曲辞,包括<上邪曲>在内的刘宋"今鼓吹歌词"三篇尤为难解."今鼓吹歌词"<上邪曲>的研究对于其本身及其他汉魏六朝乐府曲唱文本的解读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问题的突破性进展出于孙楷第先生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歌十八曲"是汉代乐府中一组十分特殊的作品,因产生年代久远,流传上存在讹误,引起了许多讨论和争议。这组作品虽有着文本解读上的困难,但其影响却相当深远的。本文主要对"鼓吹歌十八曲"的诗歌性质、创作情况和流变过程作一个简要的梳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