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阿普尔致力于揭示隐蔽课程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他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检视了学校的选择性传统如何处理课程中的冲突问题并导致了一种静止的意识形态观.又讨论了学校课程通过标签过程使控制和支配蕴于常识性的实践和意识之中 ,并成为我们生活的基础.阿普尔课程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学校里的隐蔽课程充当了再生产意识形态霸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阿普尔认为课程改革实质上是围绕官方知识的政治,是各权力团体争取自身知识合法化的角斗场。作为一名有着强烈民主取向的批判理论家,阿普尔猛烈地批判了当前美国右翼势力对教育和课程民主的颠覆,并呼吁每位普通人都要敢于对任何反民主的事物说“不”,同时他还提出对一切改革都要做一种“道德性”和“历史性”的反思,以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与决定。阿普尔的课程改革思想过于强调课程改革的意识形态性,具有泛政治化倾向。但他追求社会公正、投身教育实践、坚持教育民主的学术品质对我们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斯宾塞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奠定了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确立了教育知识的中立性质。美国批判教育理论家阿普尔则认为,斯宾塞基于"最有价值"的知识观忽视了教育与知识的伦理性与道德意义,掩盖了知识的价值负载与权力特性。在阿普尔看来,社会生活中的利益、权力、意识形态等都与知识有着极为隐密与复杂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的建构。抱持着对教育知识中立地位的怀疑,阿普尔从伦理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揭示了知识的权力特征与意识形态属性,向世人展示了他具有革命性的教育知识观。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