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9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和12个优势、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  相似文献   
2.
正广东工业大学坐落在美丽的南国花城广州,是一所具有50多年历史的以工为主、多科性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借助于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学校的办学水平、科研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快速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7000余人;设有19个学院和4个公共课教学部(中心),68个本科专业;具有广东省重点建设的3个攀峰学科和12个优势、特色学科;有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  相似文献   
3.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课程,是一门面向各族青年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课程。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世界观,掌握了解中国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基本概况,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力争使学生具备研究现实民族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之一,也是我国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课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公共必修课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民族大学特色。该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党和国家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了解民族知识,培养学生民族感情、爱国主义情操,增强自信心、自豪感,促进专业知识学习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教学改革对公共课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完善相关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现状的调查和文献分析表明 :当前我国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存在教学目标低与实际需求高的矛盾、教材体系的冲突、教学方法单一与学生对心理学的浓厚兴趣和期待形成的强烈反差、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课程对教师要求高与教师素质低的矛盾 ,以及学而无用、学而不会用与“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矛盾 ;我国高师公共课心理学课程是体现高师师范性特色和培养未来教师教育素质的课程 ,应从公共课心理学的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大力改革。  相似文献   
5.
高校公共课具有公共性、通识性、传授性、驳杂性等特点,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高校公共课教师一般形成并习惯于“普化”(universal)的教学思维取向。与高校专业课教师“专化”(special)思维取向有着很大差异。在时下强调以科研成果多寡为教师业务评核标准和职称评定标准的大趋势下,较之于高校专业课程教师,高校公共课教师处在不利地位。这种情况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的重视。专业课教师与公共课教师、不同类型大学的公共课教师应采取不同的评核评定标准体系;呼吁对公共课教师“普化”工作给以肯定和保护,以调动广大公共课教师全身心投入普化性的教学工作中。  相似文献   
6.
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在校师范生、中小学青年教师的调查,认为加强和改进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当前教育学公共课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文章分析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涵义、特点、方式、功能等理论问题,概括了师范生对教育学公共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几个具体问题的评价,并提出了拟深入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加强法律类公共课建设,是高校普法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有利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且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法律类公共课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对此,应该提高高校法律类公共课的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有兴趣“学法”,进而“懂法”和“守法”,最终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合格建设者.  相似文献   
8.
略论公共课“教育学”定位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公共课"教育学"性质与任务的认识有失偏颇,使得这门课程在定位上存在误区,虽然现行教育学课程改革名目繁多,但实际上仍是将教育学定位于"三栖学科"设想的延伸。教育学教材的改革应以教师-学生间直接教学-教育过程为重点,以现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问题和广义德育基本问题为核心,建构起能够提供有关中国现行教育结构与教师工作的起码的理性知识,使学生对教育结构和教师工作有比较系统的认识的教育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列举了教学评价中的十项指标,基于聚类分析原理,以75位计算机公共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为样本对各项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并进行了恰当分类。通过分类和排序,得出了教师各项指标的差异,为今后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努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高师教育学公共课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改革必须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科学地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教材内容,提高教师的素质,提升该课程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