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7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49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299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859篇
社会学   130篇
统计学   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冲 《科学咨询》2008,(7):80-80
随着连续几年大学的扩招,大学在校人数大幅度增加,大学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现象,作为大学教师,要积极探讨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来解决出现的问题,提高管理体系,使大学生能积极健康度过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道德教育,必须在方法上实现更新。文章认为,传统的显性教育在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已显示出某些不足。为强化道德教育的效力,应当在德育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应当是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日本在改革其传统的公共年金制度过程中,面临着偿还巨额隐性债务的问题。从绝对规模来看,日本的隐性债务负担是发达国家中最为沉重的。为解决隐性债务,日本学界提出了渐进偿还和设计政策组合的两种解决方案。研究表明,两种方案可解决隐性债务,但会对不同世代产生不同的福利效果。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知识构成,而体育教师隐性知识的构成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有着比显性知识更为重要的价值体现。为此,体育教师要全面了解隐性知识的内涵、充分认识隐性知识建构的价值及其建构途径,才能更好地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透视中国版MBO隐层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西方MBO在宏微观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奠定了中国现阶段实施MBO的风险性.本文从微观分析入手,着重研究了中国版MBO隐层衍生性风险.  相似文献   
7.
关于隐性采访与新闻侵权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性采访不仅能真实地采访到用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 ,将社会丑恶现象曝光 ,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知悉社会真实情况的需要 ,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然而随着隐性采访的增加 ,新闻纠纷与新闻诉讼也随之增多 ,有的记者或因运用不当、或因滥用隐性采访而被告上法庭 ,甚至被判决赔偿精神损害。因此 ,正确认识隐性采访 ,对其进行法理分析 ,把握好隐性采访的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作品中的一个独特的文本。文本外的隐性内涵以及人物背后相对的精神观照是被以往评论者所忽视的。张爱玲不与人道的情感世界以及其独特的人格精神通过“移情”和“逃避焦虑”无意识地发泄于文本中 ,这一切都可以通过症候式分析获得  相似文献   
9.
刘小麟  金钢 《职业时空》2008,4(9):78-78
对于因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原因导致的国有资产的显性流失,政府可以通过统计方法记录和控制,但对于在国企改革中由于人为操纵导致的“国有资产隐性流失”,政府监管难度就要大了许多。一方面,政府进行监管的技术难度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政府监管部门对国企的隐性资产流失难以发觉,难控制,而且防不胜防。在我国,政府监管和管理国有资产的行政机构是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近年关于国有资产流失有很多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隐性课程是一种重要的德育资源 ,它广泛存在于学校校园与课堂环境中 ,并发挥独特的德育影响。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德育影响目标的“宽泛化”、影响内容的“整体化”及影响方式的“生活化”。实践中 ,隐性课程的德育影响不是自发的 ,它是以现代德育理念为先导的自觉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