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关中语言是汉语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周代“雅言”即镐京话,是有典籍可考的第一个汉族通语,是关中方言的源头。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语法史、词汇史、文字学史的工作上,殷周时期的语言是首先值得注意的对象。因为就今可见的确实可靠的语文资料来说,殷周时期是中国语言文献历史当中我们能够追溯的最早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个时期的语言事实有了明确的认识,才有可能知道此后各个时期语言在发展上的传承关系和新的现象。从西周开始历代复音词都有增加,构词的方法也由单音造词向复音词转变,所以我们通过对西周青铜器铭文的研究来了解西周汉语复音构词情况。  相似文献   
3.
清代学者刘宝楠以为<论语>"子所雅言"章的"雅言"一词指古代共通语,此说在现代几乎已成为定论.该文考察了历史上有关<论语>此章的各种解释,否定了"雅言"为共通语的成说.  相似文献   
4.
粤语与岭南文化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康宁 《学术研究》2006,(2):122-125
粤语由我国最早的民族共同语雅言发展而成,形成于汉代交趾刺史部所在地广信一带。粤语保存着雅言音系的大量因素,对于岭南文化和我国古代文化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粤语具有沿江分布的特点,其次方言可划分为西江—珠江、浔江—郁江等六个流域。  相似文献   
5.
有关《六经奥论》的作者和成书是一桩公案。通过全面考查,《六经奥论》为改编署名“二郑”的《六经雅言图辨》而成,编定时间大致在宋末。《六经奥论》夹行小注中标注出处和所指部分元初已有,其阐明原因和意义的部分盖出于明初危邦辅祖父之手。《六经奥论》内容确与郑樵有关,但也有许多并非郑樵的言论,所以使用此书应该审慎。  相似文献   
6.
既有研究对报人张季鸾1926年以前15年或者更早些的前传,基本不涉及;即便偶有谈到,也大多语焉不详。以《雅言》杂志时期他有关欧战与东亚特别是中日关系问题的言论纪事为例,对其略作勾勒和介绍可以发现,这段生涯对这位后来的名报人之成长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尤其是锻炼了他研判国际政治、外交事务和时局演变的能力。张季鸾后来力持稳健的言论主张,在此时期也有所呈现,并影响了他日后的社会交往和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7.
先秦礼文化与语言的雅化有直接的关系.从语源上说,先秦“雅言”一词就是指合乎礼仪规范的言辞,是先秦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先秦著作中那些被誉为语言典雅的文本,字里行间都打上了礼文化的明显印记,显示了礼文化对语言雅化的影响.礼文化与雅言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礼之“敬”促成了雅言的谦逊、委婉;礼之“别”确立了特殊场合语境中的雅言规范;礼之“饰”推进了雅言的修辞技巧.  相似文献   
8.
一物多名,在修辞学上产生过很大影响,丰富了我国的语言、文学。我国古代诗文常以颇具特色、富于变化的事物异名,描绘事物的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汉语中的事物异名,类型远不只一个,其中代名型的事物异名,占有很大比重,而且代名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以部分代全体而形成的事物异名、拟人化的事物异名、以真实人名代物名、以传说故事中的人名代物名等等。在研究事物异名时,鄙视方言异名固然不对,但反过来重方言异名而轻视文言异名或雅言异名就更不对了。正确的做法是,我们既要看重方言异名,更要看重文言异名或雅言异名。  相似文献   
9.
张军 《殷都学刊》2014,(2):94-98
先秦时期在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通行的语言变体——雅言雅言通常被理解为夏言,但实际上是周人托名于夏、在宗周成周之区域一族群语言的基础上,发展出的一种具有较高声望的语言变体。雅言在王朝更替、封侯建国、族群交融等过程,起到了标举正统、凝结认同的作用。它是华夏(汉)民族共同语的源头,也是中国古代“雅正”语言认同观之滥觞。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文体学视角考察,周诗体式是在人们的文化实践中历史地生成的。远古仪式中祝祷咏诵歌辞与日常语言疏离的"齐言化倾向"以及商代仪式咏诵歌辞的齐言化,是其生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周代仪式音乐水平及咏诵技艺的提升,是诗体韵化与"四言体"逐渐规范化的技术性发生机制;周诗的两种"复章体",是诗体建构中雅、俗歌曲文化融汇的体现。周诗体式的生成过程,是在文士的个人雅言写作、民间歌辞的雅言翻写与既存雅言歌辞的再书写中具体展开的;文士群体雅言诗体的集体书写方式与追求形式上的整饬化、美感化,是周诗体式建构和完型的根本机制。文化文体学的学术目标,即在于通过文体生态学、文体功能学与文体行为学的贯通考察,将单一的、静态的文体形态学扩展为立体的、动态的文体发生学研究,揭示文体历史生成过程中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