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8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30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845篇
社会学   83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宗族制度与封建国法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族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独特产物,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牢固基础之一,是整个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制度的家法族规与封建国法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功能上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封建社会的法律体系,彻底肃清宗法观念的遗毒,对依法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雪莱的诗歌表达了欧洲 19世纪初期最先进的思想。雪莱被誉为“从头到足是个革命者”(马克思 )和“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 )。他的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赋予古希腊神话以新的活力。整个诗剧象征着未来的社会变革 ,表达了诗人反对专制统制 ,反对宗教迷信 ,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雪莱不愧为是诗坛上的普罗米修斯。  相似文献   
3.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5.
大满 《女性天地》2005,(5):38-38
有谁不喜欢风和日丽的甜蜜生活,但当苦难降临,能携手打破“同林鸟各自飞”宿命的有情人,迎来的必是风雨过后更为牢固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农业院校农村籍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如何针对他们思想特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特点,探讨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侧重面,并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社会虽说是一种农业经济、自然经济,但商品经济却是它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催化剂和动力。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主干是个体小生产农业,它要求土地与劳动力的紧密结合,自耕农便成为这种结合的最好形式,能够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以经济的手段与劳动者结合,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农业基础之上的是手工业和商业。城市和货币是中国经济结构涉及的两个特点,而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是封建国家对经济的强大的控制与干预。  相似文献   
8.
9.
作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奠基者,梁启超民族主义充满了理性的色彩,少于种族和情绪的冲动,更多的是对国民性的深层思考和重新建构,通过对具有理想人格的“新民”的设计,而使中国终达至“新国”的目标,即一个独立自由富强的现代民族国家,它为最上之团体,具有优先性。“新民”与“新国”及其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构成他民族主义的主要内涵,这一思想也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主流。  相似文献   
10.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美学是围绕“美是上帝的名字”展开的。其中通过三位一体、创世、道成肉身、救赎和永生等基本教义的讨论,深刻揭示了美与真、善的关系,爱、与信、望的关系,认识、意志、情感的关系,以及从对事物的美的欣赏到静观上帝--美本身的心路历程,不仅充分反映了中世纪人们的审美理想,也概括了人类某些共同的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