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9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肖祥 《江汉论坛》2014,(5):65-69
"他者"在西方后殖民批评中经历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在《东方学》中,萨义德主要考察的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东方他者经历了一个由异到弱的过程,侧重强调东方"他者"的从属性、边缘性及其所处的不平等地位,倡导东西方在人文主义的指引下尊重彼此的差异性。斯皮瓦克运用解构策略,对西方学术话语和帝国主义制造"他者"的合谋作了更为深广的分析,并引入女性视角,突显前殖民地(或第三世界)女性作为沉默"他者"的历史和现状,丰富了单纯的东方"他者"的概念。霍米·巴巴则将主体与他者、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阐释为一种双向的矛盾复杂的关系,同时提出少数群体问题,将少数群体看作不断衍生的"他者"。从"他者"一词的变化可以看出西方后殖民批评的发展脉络:由东西方文化交流问题转向对社会内部多种问题的思考,由"外部"到"内部",由单一到多元。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当今重要的文学批评理论之一,以探究不同国家的文化属性,整合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强调第三世界与西方世界的平等对话为根本目的,其代表人物为萨义德、斯皮瓦克和霍米·巴巴。以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为分析文本,可以看出后殖民批评的理论内涵在具体文本中的呈现。当面对现今多元化、变化着的世界,我们研究后殖民主义的理论视角和批评策略也应该不断变化、更新,不能片面关注某个评论家的某个理论,要全面灵活地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华裔作家在创作中大量运用杂糅语言,包括中国英语词汇、句法和修辞,把中国元素渗入作品中,从而生成了后殖民理论大师霍米.巴巴所阐述的"第三空间",在解构美国文化霸权的同时,重塑了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5.
借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模拟"的相关理论,将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拯救溺水鱼》对西方文学作品《消失的地平线》的模拟做了后殖民主义理论意义上的解读,试图证明谭恩美在该小说中解构了西方传统的种族及文化优越论的抵抗式写作是其招致西方批评家及读者不解和争议的根本原因。这种讽刺性的模拟不仅是对西方传统性别话语的颠覆,更是对东西方权力关系和文化霸权的倒置。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文化身份观来分析电影《刮痧》。认为主人公许大同不断探索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即从母国文化的回归,到文化差异的冲击,再到中西文化的妥协,是一个文化协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华裔美国人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杂糅的"第三空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后殖民理论家霍米·巴巴的理论出发,分析了赛珍珠《水浒传》译本中的模拟、含混、杂合现象,探讨了赛译水浒的文化意义。译本中的动态的双重模拟所达到的杂合状态不可避免地具有含混特质,这也正是赛译遭受诟病的原因之一,然而赛译本的文化意义正体现在这含混的杂合之中。赛译水浒在模拟、含混、杂合中建立的第三空间承载了文化交流的重负。  相似文献   
8.
“混杂性”是当今文化理论研究的热点,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关键词。混杂性本为生物学术语,在十九世纪殖民种族主义话语中,沾染了负面的种族与文化内涵。法农等反殖民族知识分子批判了种族主义的混杂观。至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混杂性的内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萨义德强调了文化混杂性的普遍存在,驳斥了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文化本质主义与文化纯粹观。霍米·巴巴从语言与文化层面论述了混杂性的颠覆力与能动性,建构了混杂性理论体系。“混杂性”概念在后殖民文化语境中的植入与内涵衍变,反映出不同的意识形态理念。  相似文献   
9.
霍米·巴巴是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大师之一,在其鸿篇巨制《文化的定位》中他提出了“混杂”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后殖民理论话语中消解文化霸权和两级对立的有效策略。兰斯顿·休斯是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作家,其文化身份呈现出显著的“混杂性”。在长达40余年的文学生涯里,休斯在其创作的众多文学作品中将黑人的民族身份与“美国性”乃至“世界性”的文化身份混杂起来,书写了多元文化的共存,他的作品也呈现出这种“混杂性”,这一相似之处表明巴巴和休斯在探寻少数族裔文化发展的出路之时,都有着包容的心态:他们坚持多重文化身份,倡导以边缘的繁荣实现对中心的消解,以最终达到各种文化之间真正的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梳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合"概念,阐述它与翻译的紧密关联.本文认为翻译过程是一种源语、译语、异质文化及译者身份的杂合过程,"杂合"、"第三空间"的概念能够瓦解原文中心与译文中心、翻译策略中归化与并化的二元对立,从而开拓我们对翻译过程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