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04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汉迄唐,皇帝死后葬期长短不一,北宋一改旧观,恢复了“天子七月而葬”的儒家礼制;山陵役夫情况,正史中讳莫如深,作者从《金石萃编》等书中找出了有力证据;对山陵耗费,文章特别注意到“间接花费”和“山陵维护”等为常人所忽略的问题;嗣君为什么大建山陵?本文亦有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万历时期之名将陈璘一生经历大大小小数十次战役;其中播州之役为其军事生涯之巅峰;在此战中,陈璘身先士卒,多次在明军处于被动时,带领兵士勇猛作战扭转局势,为明廷最终平定杨应龙之乱奠定基础。陈璘将军保卫祖国统一之不朽功绩,必将为后世所铭记。  相似文献   
3.
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地处丝绸之路要冲,古称“怛逻斯”。公元5世纪,粟特人建怛逻斯城,后来成为西突厥领地。唐朝称霸中亚后,在西域所设最远的羁縻州就在怛逻斯城,后为突骑施可汗占据。8世纪,突骑施的兴起,客观上为唐朝在西方建立了一道军事屏障,对遏止阿拉伯帝国东侵至关重要。然而,唐高宗却自毁长城,多次向突骑施汗国发动战争,导致安西四镇不得不直接面对来自黑衣大食的军事威胁。751年的怛逻斯之役,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兵败大食。对古代中国来说,怛逻斯河简直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可谓汉唐王朝国力向西发展的极点。  相似文献   
4.
万历朝鲜役是四百多年前发生在朝鲜半岛的一场国际战争,战争最终虽以正义的胜利而告终,却使明朝与朝鲜由盛转衰,并给女真以迅速崛起的机会.此后,后金取代明朝成为朝鲜的宗主国,形成了新的东亚政治格局.战争彻底改变了日本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对比,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彻底垮台,此后以史为鉴的德川幕府,再未动侵朝的念头,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以后.万历朝鲜之役对当时东亚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觏根据《周礼》的理财思想和经济制度,结合北宋中期社会现实,在农业、财政、商业等方面分别提出平土均田、去冗抑末、理财富国、薄赋轻役、反对工商过多等经济思想主张。他的经济思想具有深刻的蕴义与进步作用,以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世以来,地方吏役不可避免地成为基层行政的主体,但其专权导致的社会不安在清代地方亦达于极致.有清一代知识分子和官僚精英从强化官长威权以弱化吏役擅权之可能、提高吏役自身素质以降低其弄权之可能和去例案太繁、省文法以改善官役之施政环境等三大方面阐述了他们的地方吏弊防治思想.这些观点和建议,有些在清代的社会发展中遭到淘汰,有些则成为清末官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但基本上均无法付诸实践,体现了时代的局限.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从仕到隐大致走过了努力求仕、欲罢不忍和坚决退隐这样一个曲折的心路历程,期间诗人的心境也是处在一种矛盾苦闷当中,而只有到坚决退隐之后,诗人的心境才趋于平静.他的行役诗较好地反映了其走向归隐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揭示出陶渊明的归隐是其对自由人格追求不断强化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6,(9):107-115
律令制的法律体系到隋唐时期渐臻完善。《天圣令》中较集中的丁匠资料,为我们就公共工程建设中丁匠役作种类的考察,进而揭示唐代徭役制度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帮助。与以往更多是在官府手工业与私营手工业区分中考察匠人地位的关注点不同,丁匠同役的令文将二者间建立联系且置于同等法律地位上,启发人们以新的角度关注匠人,尤其是匠人群体的层级及其内部各色服役的区别。除了承担正役以外,丁匠也是杂徭、色役的征派对象。  相似文献   
9.
浙江地区的均徭法在正统年间出现,至迟到成化年间就已经在全浙地区推广了.均徭法实施以后,地方政府将徭役佥点权从粮里长手中收回,增加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均徭法调整了正杂役之间的应役间隔,民户可以在承当正役四年之后再承当杂役.均徭杂役的应役方式与里甲正役不同,采用户役形态,地方政府要将应役各甲的人户按照人丁资产多寡排列,再佥点相应程度的徭役,这种方式即便到了十段法成立之后也依然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天人相分",柳宗元指出政制滥觞于圣人解救"生人之患"以"聚众立国","大中之道"和"生人之意"是政制和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政治权力运行的基本伦理依循,其中,"大中之道"是政治权力运行的价值觇标和方法圭臬,而"生人之意"则是政治权力运行的主体诉求。官员为政,其关键在于确立"吏为民役"的角色定位,行"大中之道"以实现"生人之意",践履"梓人之道"以"佐天子相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