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22篇
理论方法论   13篇
综合类   177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均衡理论在宁夏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阐述了国内外主要的非均衡理论,分析了宁夏实行非均衡战略的实践效果。认为银川—吴忠—石嘴山城市带作为“增长极”对全区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带动和扩散作用,同时指出非均衡理论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鉴于在新世纪中,“增长极”在经济发展中将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宁夏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在劳动力密集的河南省,大量输出劳动力可以迅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们往往忽视从长远看过量输出导致的非均衡流动却可能束缚输出地经济的发展,笔者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为期13天的调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描述了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着重分析了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分析了非均衡流动给当地经济未来发展带来的三个问题。文章将在前半部分从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动力和劳动力流动去向的角度,结合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对谷围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并用"吸出模型"解释劳动力非均衡流动带来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文章后半部分从劳动力大量输出对当地县域经济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在劳动力密集的固始县企业招工难且劳动力成本高于外地的奇怪现象。最后,文章对固始县为实现劳动力均衡流动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劳动力过量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固始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根据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功能理论,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环渤海地区内的各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运用最大最小模型求出我国2136个县市及各区域中心,根据1997-2013年我国及各区域发展重心迁移以及向中心移动距离探讨我国区域发展的非均衡状态的演化,发展差距收敛,进而评价我国区域政策效应.结果表明:1997-2013年我国发展重心向中心移动了60公里,向西部中心移动了138公里,同时,东部、中部、西部发展重心分别向其中心移动了75、32、104公里,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发展出现全域收敛和区域俱乐部收敛,另一方面说明,我国统筹区域发展政策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已有明显成效,当然,继续推进区域发展协调任务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非均衡化现象作为分析依据,通过研究目前大学生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悖逆和矛盾为突破口,提出强化企业作用、发挥校友优势、实施专业预警机制、加强核心竞争力培养等建议,以实现高校就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理对接。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政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政策的视角来透视我国基础教育非均衡的现状,可以发现在形成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城市偏好”、教育资源配置政策、教育绩效评估政策和“重点学校”政策等多层面上的错位。当前对基础教育政策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强化基础教育公平的价值理念,突显弱势补偿原则;实行教师交流制度,完善教育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体制;取消“重点学校”政策,推行学校标准化制度等。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区域差异的研究视角与进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乡村治理的区域差异与农民行动单位有关,农民行动单位包括家庭及建立在家庭基础之上的家庭联合体,具体如宗族、小亲族、户族、联合家庭及地域共同体(如村民组),正是农民行动单位成为了决定乡村治理状况最为重要的内生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8.
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的非均衡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述利益群体博弈及其非均衡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益群体非均衡博弈是组织系统的动力之源,分析了利益群体博弈的三种结果:实际值与期望值吻合的均衡博弈;期望值高于实际值的非均衡博弈;实际值高于期望值的非均衡博弈。构建了复杂适应系统中两个利益群体之前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而分析了在复杂适应系统中利益群体的非均衡博弈中,基于初始状态、利益期望值和利益实际值三种因素,利益群体会根据价值创造过程中超额收益与协同成本的关系来选择采取协同方式还是独立运作方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城乡公共物品统筹供给:困难、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城乡公共物品统筹供给客观上存在供给主体分殊、供给客体悬差、供给模式差异与供给效能实距等困难.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资源禀赋、体制选择、战略规划、策略组合以及治理技术等因素起着主导作用.为此,需要重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治理体系,在供给的目标与理念、体制与机制、模式与动力以及内容与资源等方面进行革新,科学地拓展城乡统筹,循序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均等化与一体化,以推进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改善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非均衡性是我国金融、经济发展的要求。大量数据分析可看出,我国金融资产结构中存在着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金融资产、居民金融资产配置、问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等多种不均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金融资产配置效率,成为国际金融危机传导的潜在性风险。因此,我们从居民引导、优化银行服务、加强资本市场建设等多角度,探索我国金融资产结构的非均衡性改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