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革命文学”之所以在1920年代后期广为流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采用了为广大读者熟悉并喜爱的艺术手法,从而使其艺术素质隐含着一定的流行态势。“革命文学”的独特叙事方式,缩短了读者与作家及作品人物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叙事的真实性与感染力。而它在题材上呈现出的“故事类型”化特点,以及局部细节描写上的“套式”形态,都便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此外,传统的人物描写手法以及语言的简单易懂,又进一步促进了“革命文学”的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家的“俄苏体验”作为现代革命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源头,丰富了左翼文艺界的革命想象、异域感受;反衬了民众的生存境遇;影响了左翼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促使1928年中国文坛发生了“革命文学论争”;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创作与理论建设。这就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左翼文学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许凤才 《中州学刊》2008,(2):211-216
痛击"新月"派的挑战,创办<奔流>杂志,探讨无产阶级文艺理论的实质和内涵,团结"左翼"作家结成统一战线,争民主、争自由、抗日救国,是郁达夫和鲁迅携手的目的,同时也是他们在上海时期的主要生活内容.  相似文献   
4.
“知识分子革命”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流行主题,表达了知识分子在革命过程中的接纳过程,这一过程的描写成为衡量作品成败的关键。怎样写此过程,它需要场景渲染。场景渲染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决裂”场景建构。革命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革命者最终被革命阵营接纳,它必然有一“决裂”过程。“决裂”意味着新生,“决裂”意味着革命者成熟。但这一“决裂”过程是以牺牲革命者的亲情、友情甚至爱情为代价的。这显示出革命文学“决裂”场景的悲壮性。本文以《咆哮了的土地》《田家冲》《在医院中》《青春之歌》为评价中介,试图对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决裂”场景进行描述:知识分子革命者的牺牲有最终的价值取向,即重新确定他/她的血统和身份,变成真正无产阶级革命者身份。  相似文献   
5.
6.
正主持人语:本期发表的,是陈建华教授的一篇从关键词入手,重新探讨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课题的文章。陈建华(Jianhua Chen),生于上海。1988年获复旦大学古典文学博士学位,2002年获哈佛大学现代文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复旦大学、美国欧柏林学院。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荣休教授、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致远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文学史、"革命"观念史、视觉文化史、近现代报刊与传播文化研究、诗学诠释学等。在学术方面,英文近著包括《陈建华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治环境、文艺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文学创作大多趋于模式化、程式化。时代环境无法改变,革命文学作家们也就无法完全摆脱主流意识的影响,但是广西当代少数民族革命文学作家苗延秀、包玉堂将自身的生命意识融入革命文学创作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作品呈现出有别于主流话语的独特抒写空间。他们在原生态的浪漫抒写、女性个体表现、民族民间化等方面对革命文学做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8.
程鸿彬 《东岳论丛》2019,40(2):38-46
1920年代末30年代初,蒋光慈身兼新文学畅销书作家、普罗文学倡导者和资深共产党员三重社会角色。这是一个随时都可能被撕裂的角色结构:其中角色1和角色2、角色2和角色3分别形成两个交集,而角色1和角色3则彼此相斥,互为两极。然而深深卷入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蒋光慈对此中隐患毫无察觉,商业上的成功既使他拥有了昂首天外的资本,又使他目不见睫,以至引发了与党组织的决裂以及他的人生悲剧。蒋光慈的悲剧性结局作为一个饱含深意的象征,说明资本主义文化工业与无产阶级文学在根本逻辑上存在着深刻抵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异质性的左翼文化始终存在着被"驯化"的危险,而左联备受诟病的"第二党"运作方式正是针对这种不利情势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来说,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是个经典研究课题,本文从关键词角度追踪"革命"词义起源与变化的历史脉络,对这一开展过程作一提纲挈领式的描述。在二十世纪初经由孙中山、梁启超的话语实践,"革命"与英语revolution和日语kakumei的意义相融合,既含"汤武革命"的传统,又含渐进改良之意。从五四"文学革命"和二十年代初"新"、"旧"文学之争,到二十年代末"革命文学"的形成,贯穿着一根建立民族国家与整体改造社会的红线,而通过新的史料——如周瘦鹃、张春帆的小说理论与创作,揭示了市民社会的日常改良实践及其"新旧兼备"的文化政治。另以"革命加恋爱"小说为例,旨在突破关键词的局限而使"革命"更具文学感性的书写,而对于"被压抑的现代性"的文学记忆的挖掘,则有助于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0.
陈晨 《兰州学刊》2006,(2):72-74,92
革命文学价值观在总体上偏重于社会价值规范这个层次,政治的、阶级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文学艺术的主要标准,而伦理道德的、审美的价值尺度则相对被忽略。在革命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即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40年代解放区文学及50年代以后的文学中,都可以看到革命文学价值观的渗透与体现。与此同时,革命文学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它本身也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对革命文学价值观的宏观考察才是客观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