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冯望岳 《唐都学刊》2011,27(1):49-52
陈忠实与肖洛霍夫的生活时代、民族文化心理和地域人文环境有异有同。"史诗"型巨著《白鹿原》与《静静的顿河》以及"史诗"型巨著之外的小说创作多至本土化特征。陈忠实小说创作与肖洛霍夫小说艺术之间有血肉联系,二者之间联系的形成主要缘由是两人都一样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都一样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度之中。  相似文献   
2.
每一部作品里都有一个由艺术家创造的“独特的世界”——艺术时空。《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时空有着独特的处理方法,表现在时间的主观游戏和意象空间的建构上。作品真实、客观地突出了“人性”最纯朴、最美好的一面: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家园的憧憬。  相似文献   
3.
肖洛霍夫深入灵魂的草原情结,使其创作呈现出特有的独创性与魅力.他将人与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擅长用顿河草原上的自然景观和人们易感知的客观存在,去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和情感.通过特定语境下的形象性的描述,特别是象征性的草原比喻,把人物抽象的主观的精神外化为客观实体,从而生动、细腻地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静静的顿河》主人公葛利高里·麦列霍夫是世界文学中颇令人争议的人物形象之一.从生命美学的角度来看,葛利高里这一形象体现了肖洛霍对生命意义及价值的追问,对人类本质问题的探索.葛利高里始终处于生命、情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之中,对生命意义的执着追寻决定了他所具有的悲剧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王一玫 《理论界》2005,(4):209-210
《静静的顿河》围绕主人公葛利高里,刻意造就了在乡土生活、军旅生活、情感波动和心灵激荡中的一系列矛盾冲突,以此来塑造形象、表现主题,让读者在眼花缭乱的矛盾冲突中,获得一种美的感受。这样就表现出了小说的内在实质——写的是悲剧,但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哥萨克阶层的特点和当时历史社会环境来分析葛利高里的悲剧因素和葛利高里的悲剧爱情。葛利高里遵循哥萨克观念和农民田野牧歌式生活并以此作为奋斗的目标却失去了目标 ,因此葛利高里企图摆脱悲剧带来的痛苦 ,恰恰又陷入了最大的痛苦 ,这才是葛丽高里的悲剧因素所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静静的顿河》中五段哥萨克歌谣的具体分析,说明这些歌谣构成了整部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研究它们对于我们重新解读这部史诗巨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悲剧蕴含了西方悲剧的三个历程,即命运悲剧、个性悲剧和社会悲剧。社会悲剧是葛利高里悲剧的第一个层面,也是最根本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两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家的代表性作品的解读,探讨其在叙事特征上的共通性与分异点,说明在表层的宏阔的政治叙事的视角下,由于对艺术真实性以及文本的丰富性的追求,一方面,避免了单一政治化叙事的简单和粗浅;另一方面,对特定历史条件下人性的多样化刻画的在道德的、思想的、审美的等多种维度中展开,增强了文本的内涵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
在少女时代及婚后遭受了父权和夫权的双重压迫的阿克西尼亚以大无畏的叛逆精神挣脱了这两者的牢笼与禁锢,但从不幸的婚姻的羁绊中艰难走出的阿克西尼亚又陷入了爱情的漩涡,在与情人葛利高里的情感纠葛中,最终为这份痴爱付出了生命。从阿克西尼亚对父权与夫权的双重压迫的反抗以及对情人的顺从这个角度切入,分析女主人公在其生命历程中是如何反抗与顺从压迫自己的男权社会及其深层次原因,从中发掘在她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觉醒意识和生命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