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17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历史、形式与内容、人与自然等三方面对山西传统民居的美学思想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水为万物之源,具有众多的矛盾统一性,如生与死,动与静,有与无,刚与柔,净与污等.随着对水认识地不断深入,中华民族心性也随之渐变,从水灾恐慌到自然敬畏,再到水性崇拜,认识与心性的慢慢积淀,又通过演绎、归纳、抽象而逐步发展、成熟,而产生了阴阳五行,风水文化等,也形成了道家有无相生、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哲学观.  相似文献   
3.
唐人对墓葬风水的追求是普遍现象。祖先崇拜、洛阳地域的良好风水是吸引唐人归葬洛阳的重要因素。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唐人思想观念的有效途径。当时移居内地的非汉人群体,对华夏文化中风水观念的摄取,既表明其汉化的趋向,亦是其认同华夏文化的表征。  相似文献   
4.
村落空间是村落历史的沉淀。不同于熟人社会研究的关系取向,文章引入空间生产的视角,基于南方村落的空间图式阐释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祠堂-阳宅”的平面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自然生命升华为道德生命的日常生活路径,而“庙宇-阴宅”的纵向空间图式定义了农民应对日常生活断裂的宗教生活模式。风水的空间实践镶嵌于村落空间图式,并促进了村落空间的结构化和立体化,而村落空间结构维系了村落熟人社会的公共性。可见,熟人社会的空间秩序是空间结构生产与社会秩序生产的统一。现代性力量逐渐抽离了村落空间的历史底蕴,释放了空间权利意识,导致村落空间结构破裂与熟人社会秩序紊乱。立足村庄社会的空间治理是突破村庄空间利益困局,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以"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为模式的"风水",实际表示人的住处选址,应当北边靠大山(玄武),南边临水(朱雀),东西由小山岗(青龙,白虎)围合,含有科学道理.从史料和逻辑上看,它应是古代关中周族适应黄土高原地理特点而发展出的一种建筑-景观-规划哲学和美学,包含着中国最早的地理学、景观学、气候学、生态学、建筑学、规划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萌芽."风水"模式中后来渗入了迷信成分.现在,我们要继承发扬风水模式中的科学成分,扬弃其中的迷信成分,使之实现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与自然的冲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以广西境内的一个汉族村落--新罗村为例,考察村子的形成、发展的历史变迁,关注变迁过程中的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新罗村的过去与现在告诉我们原生态的自然并不能自动满足农耕文化的要求,人们必然要改造自然,为文化的植入培养温床,从而才能有生存空间;现代文明的冲击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冲破了原有的文化与自然的平衡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政府行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中客观上维持了文化与自然平衡的神秘主义的内容必不可免地随之淡化.在当前发展趋势下,文化对自然的这种不自觉关系还将加深.  相似文献   
7.
倪方六 《人才瞭望》2014,(2):105-107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多,榜上有名的已有100多座。这些城市当年选址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考虑了风水宜居诸因素。在这里,选择包括北京、南京在内的八个有代表性的城市,看看古人如何点评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风水之妙。  相似文献   
8.
麦思杰 《社会学研究》2012,(3):203-222,246
在帝国时期,风水是乡村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既投射着地域社会的权力秩序,亦反映了国家制度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历时性地探讨风水话语的演变,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侧面了解到民众空间观念与地域社会构建之间的复杂互动过程。本文试图以清代广西昭平县黄姚街的风水演变为个案,分析府江流域社会在逐步整合至王朝权力体系的过程中,当地民众围绕着开户立籍、地方团练等重大历史问题,如何透过空间观念的不断重述来创造与组织其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9.
自然、文化与权力——明清时期闽粤赣边乡村风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水既是一种文化,一种自然观;也是一种角逐权力的工具.明清时期,闽粤赣边风水十分兴盛,其对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都处在当时全国的前列.在自然生态意义上,风水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安全,表达着人类"诗意的栖居"的愿望,是一种讲安全、求生存、谋发展的模式.在社会生态意义上,经过族老乡绅的诠释和装饰,风水化约为一种象征、一种符号,给人以心理慰藉,从精神上激励人们奋斗.风水也被当作一种与外族争占生存资源的工具,在地方社会中,成为一种无处不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0.
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历史变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兵 《云梦学刊》2008,29(2):91-93
对张谷英村落体系的空间结构变迁过程进行研究,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利用张谷英村落遗产价值.根据实地调研与张氏族谱资料,我们发现张谷英村落发展变迁历程可分为村落肇始、龙形村落阶段、双核心村落体系阶段等三个阶段;元明清之际的人口迁移、历史时期张谷英村落地理环境、内化的宗族观念与风水思想等是张谷英村落体系变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着力点在于张谷英村落的人地关系,在传统农耕时代的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宗族组织起来的人,即张氏宗族:"地"即为张氏宗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土地的占有与利用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焦点,传统农耕时期的村落活动半径决定张谷英村落必然由集中走向分散.最终形成双核心村落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