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64篇
社会学   5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承认,是我先招惹了叶松年。 那天是闺蜜安雯的生日,一伙人在风雅颂K歌。风雅颂素来以温柔一刀著称。当晚驻扎的老板娘又是个厉害角色,在她的推波助澜下,所有人都喝高了。晚到的叶松年被一伙人恶搞,而我竟然拿着一支口红冲上去,在他裤子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位置有些暖昧。  相似文献   
2.
罪者的清白     
男女间的关系,最纯洁而自然的,自然是“男女关系”。两情相悦,人之性也,圣贤凡俗莫能之外。且不说《圣经》的雅歌,印度的《爱经》,中土的风雅颂诗三百,英国人常挂在嘴边的不也是Jack has his Jiu(男欢女爱,天经地义),可见人不过是人,毕竟是人,终究是人。非要人“存天理灭人欲”(非指朱子本义),其实不免逼得人只好去通奸,死水微澜,  相似文献   
3.
汉赋,以其特殊的体制、华美的文采在文学史上备受争议,对其评价褒贬不一。在唐代也不例外,这一时期,以王勃、李华、贾至、柳冕等人为代表,指责汉赋内容空洞,不符合风雅之传统,且语言过于淫丽;而以梁肃、权德舆、韩愈等人为代表的作家,则对汉赋恢宏的气势大加欣赏。  相似文献   
4.
两宋时期,闽中的绘画是从唐末五代兴盛的宗教画中转为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写实作风,出现了严谨的院体画和写意的文人画。其中兼有院体与文人画风的僧侣画家惠崇则代表了当时绘画艺术创作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在日本文学史上"风雅"一般指全体艺术,而贯穿在松尾芭蕉艺术之道的"风雅"为俳谐之意.松尾芭蕉把乾坤之变视为风雅之因,在天地自然变化之中一味追求新的俳风,直逼以"诚"为本的风雅之道.当时松尾芭蕉接受中国文化时的审美心理的调整过程,以及创造新质的选择机制,从他的旅行记中得到了阐释.  相似文献   
6.
从《戏为六绝句》看杜甫的诗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诗之所以有如此空前的成就,亦在于其有较全面、较先进的诗歌观念;而杜甫的诗歌理论,散见其所著诗篇,较重要者有《解闷十二首》及《偶题》两篇,其中能自成体系、奠定杜甫论诗主张者,为《戏为六绝句》一篇。本文分析探讨了《戏为六绝句》的创作动机,并对其诗学内涵重新作了疏证,又联系其它诗篇中的有关诗学理论的诗句,综合讨论了杜甫的诗学理论  相似文献   
7.
学术笔记《归潜志》集中地体现了刘祁的诗学思想,其中"有志于风雅"的风格论颇值得注意,其具体内涵包括诗贵"含蓄"功夫、尚"实录"精神、发其心所欲言等三方面。论及此种风格思想形成的原因,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兵连祸结"的社会形势;二是"以唐人为法"的诗学背景。  相似文献   
8.
文人行乞     
古代文人落魄起来,只能跟流民一样行乞,是乞讨的乞,不是行窃的窃。饿到行窃就难看了,只有孔乙己的窃书者不为偷才稍显风雅一点。文人行乞的不少,徐文长、唐伯虎都是。  相似文献   
9.
王夫之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 ,也是当时重要的诗人和诗论家。本文旨在对船山诗学思想中合理的一面进行探讨 ,以期对今人有所启迪 ,而对其诗学思想中的局限性则另文专论  相似文献   
10.
好书超市     
《社区》2008,(23):14-15
风雅颂》阎连科著2008年6月出版29.00元作家阎连科的长篇小说《风雅颂》日前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在这部可以称之为阎连科精神自传的《风雅颂》中,将千年经典《诗经》作为文本框架。阎连科在《风雅颂》中将目光转向高知阶层精神困境。《风雅颂》每一个章节都以《诗经》中一首诗的诗名为题,而且内容也与《诗经》密切相关,同时对《诗经》这部千年经典进行了解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