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礼仪之争对中国天主教传教史影响深远。通过研究来华的虔劳会会士马国贤在中国礼仪之争中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出,天主教各派在此一问题上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们各自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同。中国礼仪之争也表明中西文化的认同是何等的艰难。  相似文献   
2.
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就逐渐联为一体,各国之间外交平等。清朝昧于世界形势的变化仍然固守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在俄国公使伊兹玛依洛夫使华时担任翻译,他亲眼目睹了清朝固守朝贡外交所造成的被动及伊兹玛依洛夫坚持欧洲外交中通行的对等原则对中国的朝贡外交和康熙皇帝所带来的冲撞。  相似文献   
3.
明末清初,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些传教士当中,意大利传教士兼画家马国贤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不但促进了中国油画的发展,而且还把铜版画第一次引进到中国。马国贤为中国培养了铜版画人才,他的铜版画《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对欧洲18世纪中国园林热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大批西方耶稣会士来到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中西双方的认识和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此,国内外学术界已经有诸多论著。可是,对于来华的非耶稣会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现有的研究则明显滞后。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是非耶稣会士,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通过对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明末清初这场大规模文化交流的全貌。  相似文献   
5.
自从地理大发现以来,世界就逐渐联为一体,各国之间外交平等。清朝昧于世界形势的变化仍然固守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清初来华传教士马国贤在俄国公使伊兹玛依洛夫使华时担任翻译,他亲眼目睹了清朝固守朝贡外交所造成的被动及伊兹玛依洛夫坚持欧洲外交中通行的“对等原则”对中国的朝贡外交和康熙皇帝所带来的冲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