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1996年10月30日获政府批准成立,马未都先生为创办人、2004年实行理事会制。该馆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油画馆、门窗馆和多功能厅。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及讲座,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展览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观复博物馆在杭州、厦门、哈尔滨等设有地方...  相似文献   
2.
夏至  穆清 《东西南北》2012,(13):76-77
中国人海外淘宝,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收藏专家马未都说,1985年到1995年的时候,因为基本上没有中国人到海外去买东西,所以海外市场完全依照西方人的审美和价格,中国人没有在这个市场里去搅动。1995年以后,由于国内开始有拍卖,市场也比较公开,所以大量的人开始向海外去淘宝。  相似文献   
3.
民办博物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钦平 《21世纪》2010,(10):33-35
因为拆迁,创办14年来已经搬过两次家的国内首家民办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再次面临搬家的尴尬,馆长马未都建设一家永久性博物馆的梦想,仍面临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4.
1998年父亲去世时,马未都第一次感受死亡的具体,取父亲骨灰时,身为长子的他特别难过。他对母亲说:妈,你得好好活着,你还得在门口挡着我。  相似文献   
5.
心予 《可乐》2011,(3):60-60
18岁时,马未都是北京一名身穿工作服,天天对着车床的钳工。工作很闲,两个小时就能做完一天的活儿。剩下的时间怎么办?他就去泡图书馆,泡故宫博物院。为了节省时间,马未都常常干完活戴上一顶草帽就直奔故宫博物院,一天一天地看,天天不落。他还不时溜到一般人不去的角落,非要看到文物的背面不可。  相似文献   
6.
问:五一小长假虽然过去了,但我对高速路的暴堵至今心有余悸,此类暴堵在清明也曾出现过。马未都说,如不能全年高速路免费,那就平日减费,假日平价,高速路堵车会缓解。真会如此吗?  相似文献   
7.
收藏马未都     
他是一个传奇人物:祖籍山东荣成.乙未年(1955年)生于首都.据此取名——马未都。他是著名的收藏家,是我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的创始人及馆长。他的新书《醉文明》在北京西单商场签售的时候,排队的人从商场内排到了大门外.把收藏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很爱说.一口京腔、一身唐装,在央视的《百家讲坛》一开讲便火得一塌糊涂。采访时,说话时直视你.不允许打断,他要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收藏的时代     
作为曾经的文学界编辑同行,使我对马未都先生产生钦佩。这种钦佩,不单单是因了他具有辨伪识真的一双慧眼,还因了他具有看透钱财乃身外之物的豁达胸怀。  相似文献   
9.
四面八方     
《成才与就业》2013,(24):62-62
观点我前两天坐高铁,在车里溜达了一下,想看看有多少人读书。真不幸,我那车厢里就我自己拿一本杂志,剩下的人拿的不是手机就是iPad。那大家是不是拿着iPad看书呢?我过去一看,基本上都在那儿"切西瓜"。—近日,在"第六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新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馆长马未都谈起了阅读问题。在他看来,今人读书,可以吸取古人的做法,把读书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书评     
马未都先生多年致力于文物收藏与研究,在陶瓷、家具等文物领域享有盛名。出版过多本文物研究与收藏的书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