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4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果迟 《老年人》2003,(6):36-37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云南发生了“马嘉理事件”———英国翻译官马嘉理在腾冲被杀。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为此对清廷虚声恫吓,大肆讹诈。清王朝内忧外患,表示妥协,乃派李鸿章与威妥玛签订《烟台条约》,除赔款及增开商埠外,还答应派一名使者去伦敦,向英国女王当面谢罪。英国当时是世界上的头号强国,清廷打算将这名使者留驻伦敦,作为大清国派驻英国的公使。这样,对派驻的使者就必须有所挑选,要求具有相当的地位、才能和声望。时任福建按察使的郭嵩焘首当其选。中国要向外国派出长驻使节,这是破天荒的事。在一班守旧官员的心目中,“天处乎…  相似文献   
2.
田野 《当代老年》2014,(8):27-28
在贵州黔北山区一所村小的教室里,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正在给学生上英语课。老人根本不用翻开课本,张口就是标准流利的英语,伸手就在黑板上写下漂亮的英语板书。学生们感到老师的学问就像是山间的沟壑一样深,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的老师曾是一位中国驻外公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蓝焰煤层气公司的多个驻外公司陆续成立,党建工作成为作用与反作用于工作开展的一把双刃剑,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驻外公司党建工作做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4.
清季首任专差驻意大利公使许珏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意大利的国情与中国有不少相似之处.作为首任驻意大利公使,许珏表现出了"向西方寻找真理"的态度,他主持翻译了大量有关意大利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资料,不但为清政府的经济改革提供了借鉴,而且为意大利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受其出使经历的影响,许珏保守的思想开始发生了某些变化,这种变化也反映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晚清政府对遣使驻外经历了一个从拒绝到逐渐认同的调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清廷一方面是在欧洲列国的要求下,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而不得不采取的一项措施,另一方面向欧美诸国派遣常驻使节,也标志着中国在外交上开始走向近代化。  相似文献   
6.
或许在今天的人看来,旧中国民国时期的外交官职位,绝对是一个人人艳羡、人人垂涎并极力争逐的肥缺职位,而驻外使领馆的官员们也自然都个个潇洒、个个神气,手头阔绰,居处奢华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最近,笔者翻阅民国著名外交家蒋作宾的日记,方知那时外交官的“寒酸”。  相似文献   
7.
领事商务报告是驻外领事定期向本国政府发回的有关驻在国的通商贸易情报,该制度起源于西方国家。晚清政府参照西方领事制度向海外派出了领事,但由于晚清外交的特殊性,对驻外领事的经济调查功能长期未得到充分重视,直到清末新政时期,才开始注重驻外使馆、领事馆的商务报告制度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领事商务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企业与员工等八方博弈的分析,解决煤炭企业向省外发展的时候驻外人员与集团公司薪酬水平差异的问题,使得薪酬方案的设定有效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晚清早期驻外公使在走出国门办理夷务的过程中,警觉到变革时代的来临,为了挽狂澜于既倒,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用夷变夏"的主张,主张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倡西学,变革封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办事处怎么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东海 《决策》2000,(2):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