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高利贷作为一种古老的生息资本,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流行已久。高利贷并不简单等于高利息和高利率贷款,其本质在于高利润贷款;高利贷本身是高风险业务,但它也具有很低的风险容忍度,最终实现的是低违约损失。高利贷问题反映出中国宏观经济仍存在问题、中国破产制度仍不完善、银行业对小贷产品的创新不足等等。遏制高利贷,需要政府和银行的共同努力:政府要为中小企业的贷款创造良好环境,尤其要鼓励民营银行的发展;银行要大胆进行小额贷款产品的创新,要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贷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间借贷所存在的融资优势是:市场定位适当;效率高、期限短;信息渠道畅通,准入条件较低;对中小企业发展有推动作用。近年来民间借贷发展很快,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些问题的出现直接扰乱了金融秩序,尤其以企业为主导进行的民间借贷活动最为明显。存在的风险是:资金大规模流向房地产行业,潜在威胁大;大规模融资易导致非法集资;高利率可能导致中小企业偿债困难。防范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是:将民间借贷纳入统一的监管体系;探讨分类法律监管模式,规范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加强公众教育,抵制非法集资;建立健全民间借贷风险监督预警机制;引导民间资本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规避投资风险。保护好民间资金市场,积极合理的引导,可以使大规模的民间借贷资金能够为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网贷     
《家庭科技》2015,(2):43
网贷,又称P2F网络借款。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个人对个人",其典型模式为: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贷双方自由竞价,撮合成交。资金借出人获取利息收益,并承担风险;资金借入人到期偿还本金;网络信贷公司收取中介服务费。网贷的优点网贷最大的优越性是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就能享受贷款的高效与便捷。  相似文献   
4.
2011年以来,西部地区民间金融市场利率普遍上浮,高企的民间借贷利率引起了管理层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将宏观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预期加入到谈判系数中,运用Nash议价理论模型分析了民间借贷利率的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并认为货币政策紧缩、通货膨胀预期强烈、借款数量及人数激增、风险增大合约执行成本上升是近期西部地区民间借贷利率攀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5月12日上午,央行副行长刘士余召集15家商业银行负责人座谈,要求优先确保住房贷款。他说,各行要在现有资源情况下,根据市场需求,优先确保住房消费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有稳定经济增长的功能,金融系统连着民生,只能加强、改善,不能改变和动摇。个人住房贷款是包容性金融、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金融方向,这是央行党委会的意见。在经济下行、楼市疲软、房价看跌的背景下,央行要求不许停止个人房贷,这无疑是在救市。央行担心  相似文献   
6.
正截至2013年12月31日,支付宝与天弘基金合作的网销基金余额宝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先锋异军突起,成立仅半年之久,已吸金1853亿元;到2月14日,余额宝站在了4000亿元的规模之上,这种火箭般的规模蹿升速度可以视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在2014年的发端。接着,各金融机构纷纷推出各种类"余额宝"货币基金,抢占互联网金融的先机,使得刚刚经历了2013年"钱荒"的市场资金更加紧张,市场利率不断攀升,活期年化收益率一度接近7%,意外地推进了原本缓慢前  相似文献   
7.
论道     
中国目前利率水平偏低,实际利率仅为1%左右,应进一步提高利率,使实际利率达到2%至3%左右。中国还需采取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控制严峻的通张形势。增加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险金额,减少居民预防性储蓄,以增加个人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研究民间借贷高利率问题为出发点,在了解民间借贷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之上,找出导致民间借贷高利率的原因,进而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连出重拳,采取超常规措施,是因为中国相信,其经济与别国不同,提高利率等常规手段可能不会奏效,也不一定有必要。中国不愿改变人民币币值,而是愿意调整商品和服务价格,但这一态度到目前并未产生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与正规金融机构的基准贷款利率相比较,农村民间借贷利率普遍较高。较高的借贷利率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文章分析了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的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规范对策,旨在促进农村民间借贷健康运行,充分发挥其融通资金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