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222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38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039篇
理论方法论   156篇
综合类   3217篇
社会学   768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874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465篇
  2011年   589篇
  2010年   432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6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0篇
  2003年   162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方人(悦读)》2020,(4):13-13
鲁迅:顺其自然鲁迅和许广平仅有一子,即周海婴。鲁迅与周海婴一起生活了7年,称其为“小红象”,因为周海婴刚生下来时皮肤红红的,所以叫“小红象”。据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介绍,鲁迅的教育方式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有一天,周海婴死活不肯去上学,鲁迅用报纸打他屁股。后来,鲁迅解释:“打起来,声音虽然响,却不痛的。”这足以显示出父爱。  相似文献   
2.
鲁迅后期为什么会专心致力于杂文的创作呢?其根本原因,并不是“非功利观点所致”,恰恰相反,正是源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功利主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鲁迅小说中少年儿童的童稚美、性格美、心灵美、行为美和英雄美,表达了鲁迅的美学理想。也表现了鲁迅把文学艺术创作当做人类的童心在更高层次上再现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4.
探讨并论述鲁迅深入挖掘《庄子》文辞思想的原因,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庄子思想在现代中国的接受情况,同时也有助于今天我们重新评价庄子及其思想。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通过茅盾对鲁迅创作理论的研究和对“左联”理论的认识来归纳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并揭示其流露的现代性倾向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说过自己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毛泽东感到与鲁迅心灵相通可能是在深层次的心理体验和性格特征方面有相似之处,主要是强烈的孤独者的感受和抗争心态,以及极其自尊、极为敏感,反对恕道和中庸。在表现形式上,鲁迅主要是通过小说、散文特别是杂文等文本呈现,毛泽东则主要通过讲话和少数的文章反映。通过对中国历史现实的深刻而独特的体验和批判,鲁迅一生致力干个人主体精神的确立。而这必然会与强调理论权威和绝对统一的文艺体制相矛盾冲突,干是有了胡风的悲剧和毛泽东对假如鲁迅还活着的回答。  相似文献   
7.
穆木天思想和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象,其核心体现了与“边缘文化”相联系的左翼文学的精神特征,与30年代左翼文学的灵魂——鲁迅有着一致的精神趋向。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性”,在这个问题上,穆木天的文艺思想既有重要的价值,又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是与他的“日本体验”内在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受家庭变故 ,家庭成员以及自身感情经历和社会环境等的影响 ,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人格特质———超越时代的叛逆精神、锲而不舍的意志力和独具慧眼的审美情趣 ,并以伟大的人格特质通过作品的渲染构建社会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试图论述鲁迅思想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0.
何谓经典?或许有人会说:经典是过去传承下来最有价值的东西。而我则认为,经典是一种素质, 一种气度,一种魅力,与所处时代并无必然联系。生活中并不缺少经典,而是缺少关注与发现。曾几何时,“与文学大师对话”、“培养高尚的审美趣味”一类的话语成为教师们引导学生阅读的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