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说林社是晚清著名的出版机构,然而学界对于该社成员组成的问题上,还多有混淆。据考证,该社的创办者是曾朴、丁祖荫、朱积熙,由曾朴任总理。小说林社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除以上三位外,还有张继良、嵇芩孙等人。邹仲宽是经理。王梦良可能负责具体业务。总编辑是徐念慈,编辑有包天笑、归炳勋等人。专任译员先后有吴步云和陈鸿璧。《小说林》杂志的主编是徐念慈,不是黄人,最后一期(第12期)的主编很可能是陈鸿璧。  相似文献   
2.
黄人集》是迄今为止整理得最为完备的黄人作品集,其主要来源于各大图书馆及黄人后人所藏之稿本、抄本及刊本《摩西词》等;编排体例采用编年形式,便于研究者梳理黄人前、后期思想及诗风的发展历程。但《黄人集》中的若干诗词编年存在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发动“小说界革命”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 ,推崇小说的社会作用。由于片面强调小说为政治服务 ,梁氏小说理论有矫枉过正之弊。黄人本着艺术性原则 ,纠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 ,将小说由政治附庸重新拉回到了艺术审美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4.
中日甲午战争是黄人政治思想与诗风艺格转变的重要分水岭.他擅文工诗,诗才多样,着力批判腐朽的社会现实,弘扬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不朽精神,表现了时代的呼声和主旋律,其爱国诗歌的主导风格与审美风貌由传统走向近代,风神昂扬蹈厉,终以打碎旧制度与创造新世界的民主革命气慨,展示了历史的巨变.  相似文献   
5.
黄人《小说小话》在近代中西“文明交通”视阈下,基于“文明”的角度,以“南海北海,此心同,此理同”重新审视“旧学”,形成了知见传统的小说批评思路。而“谋世界文明之进步”等诉求,使得黄人对古代小说传统的重构,不仅注重小说的审美意义,而且强化了小说知识趣味的当下意义,以便从“历史”“当下”及“未来”的多维视角看待古代小说的典范意义,带有价值论与知识论并存的知识特征。作为一种批评媒介,从《小说小话》到“小说界革命”的炽热,“小说话”批评者意图强调思想启蒙与文学审美相融会之后的文化引导。它代表了当时的小说批评强调社会责任担当的批评路径,扩大了小说批评的关注度,成为时人寻求社会批判与文化重构的重要凭借。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生成与文化影响的角度,论述、分析南社苏州诗人的杰出代表黄人为人处世、诗歌创作的特点,并对黄人的价值、地位作出新的评判。  相似文献   
7.
袁雷 《理论界》2012,(11):130-132
黄人为清末民初重要词家,所作诗余,于晚唐五代两宋名家取法颇广,各有得失。因天分学力所限,黄人虽能作有境界之词,然未能自标一家,成有境界之词人。  相似文献   
8.
通过还原《小说林》杂志创刊到结束期间的上海小说期刊界,讨论《小说林》杂志上诸种论说与《月月小瑚杂志及吴趼人的小说观的关系。《小说林》杂志的创办与《月月小说》不无关系;在历史小说观和言情小说观方面,《小说林》同人都表达出与《月月小说》总撰述吴趼人或争鸣或呼应的意见,并且发生了一定作用。《小说林》同人与吴趼人争鸣的背后,其实是关于新小说中“善”与“美”两种因素孰先孰后问题的交锋。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文学”义指“文章博学”,近代以后成为学术分科的一支,用于指以语言为表达方式的艺术。清民之际,西方“纯文学”史观输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文学史建构的理论基础。考析林传甲、黄人的《中国文学史》,可以对清民之际“文学”概念的转换有更具体的认识。林传甲《中国文学史》以传统“文学”概念为理论基点,是非关史体的“讲义”;黄人《中国文学史》汲纳西方“文学”概念的内涵,可说是近代意义文学史的发端。  相似文献   
10.
晚清辞书视野中的“文学”——以黄人的编纂活动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99年,梁启超在《清议报》上连载“自由书”,论证为何要将学校、报纸、演说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但“报纸”、“演说”多即兴之作,对时下有启蒙之功,却非知识增长的最佳途径。费时费力较多、讲究通力合作的辞书出版以及教科书编撰,如强劲的后卫,支撑着整个社会的学术积累与知识创新。在满清王朝寿终正寝的前夕,上海国学扶轮社出版了东吴大学教授黄人编著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和《中国文学史》。刚刚崛起的社会组织(现代大学和出版社)与新型出版物(辞书和教科书),二者的合作,让我们得以一窥晚清西学东渐的蹒跚步伐。考虑到黄人在东吴大学教的是“国文”与“国学”,本文将以其编纂活动为中心,讨论现代中国的“文学”概念,是如何在晚清辞书的视野中得以浮现的。作为现代中国第一代从事文学教育的“专门家”,黄人的才情学识固然引人注目,但更值得后人欣赏的是其建立在现代学科分类基础上的“百科视野”。面对西学东渐大潮,有此视野者并不罕见,但能成功地将其落实在辞书以及教科书的编纂活动中,可就不多了。本文试图将黄人的文学批评、辞书编纂以及教科书撰写三者互相参照,解读社会转型期新的知识系统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