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6篇
社会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大观是清代高密诗派中比较特殊的一位诗人。迥异于诗派中其他寒士诗人,他仕途顺利,曾经位居知州。虽处高位,刘大观却早早勘破世情,表现出对寒士心态与诗学主张的强烈认同,因此,在他身上呈现出一种主体身份与心态的悖反现象。在诗学上,刘大观以师古不泥古为原则,对高密派诗学进行了合理的吸收与发展;在诗歌创作上,他能遵从内心情志而自写本色,诗歌风格也随其年龄、经历的变化发生改变,总体呈现着清真雅健的风貌。  相似文献   
2.
黄景仁去北京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谋生,由于个性的狷介和不着意于功名,使他郁郁不得志,穷愁以终。和早年比,他在北京的诗作内容和风格都有了一定的变化,诗歌技巧有所进步,并保持了熔铸诸家的优长。如果天假以年,他将有更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乾嘉时期,在阳羡、浙西、常州三大词派消长更替之际,黄景仁另辟蹊径,在当时词坛独树一帜.黄景仁词中的哀情与豪气,阳刚与阴柔等二元因素的对立与统一,并进一步论述了黄景仁词对词学传统的背离与回归,以期能够揭示其二重形态与词美流向.  相似文献   
4.
生活创作于乾隆中叶的闺阁诗人王采薇与寒士诗人黄仲则,皆为常州诗派中的翘楚。其心境颇多相似之处,他们皆是多病之人。同怀寂寞之心,都有出尘之想,一样英年早逝。通过其相似心境的比较,可以看出在乾隆盛世,也有寂寞之人,悲苦之心,盛世之音下也有凄凉之声。  相似文献   
5.
黄景仁,清代乾隆年间著名诗人,自其殁后200余年以来,文坛及学界对其人其诗极为关注,学术界对其研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就其研究成果可分4个时期来加以综合论述,即清代的黄景仁研究、民国时期黄景仁研究、建国以来黄景仁研究、世纪之交黄景仁研究.综合各个时期的研究发现黄景仁与“五四”时期的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黄景仁对这一时期文人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如何透过黄景仁的诗篇来思索中国传统文学如晚明文学,晚清文学,五四文学之间的传承性,有待进一步去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黄景仁一生著述颇丰,诗尤负盛名,文章根据调查材料及其作品刊刻实际情况,拟分为诗集单行本、词集单行本、诗词均收、总集所收四种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翁方纲删定《悔存诗钞》八卷,是黄景仁诗的第一种专集。从删定到刊行的过程,反映出乾嘉之际诗坛的人事交错和诗学互动。翁方纲的删诗宗旨是通过严格的去取,表现黄景仁的“本怀”;删诗标准是不取放浪枯槁、酒圣诗狂之类的绮语和苦语。由此可剖析若干具体篇目的删削原因。黄诗遗集编刊作为备受关注的文学事件,体现乾嘉之际的诗坛纷争,反映翁方纲、毕沅、王昶等人在学问与性情上的不同诗学取向与观念。  相似文献   
8.
"秋"意象的运用是黄景仁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他的诗中,"秋"意象主要表现为悲秋之气,仕途不畅、远离亲人、羁旅漂泊、身体抱恙、爱情不顺等一系列的打击都使得他将诗歌与秋天的萧瑟、凄凉相结合,悲秋成为他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9.
黄景仁是清代著名诗人,“毗陵七子”之一.李圣华先生的《黄景仁诗选》以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两当轩集》为底本,参以其他刻本与选本,选黄景仁诗348首.经校勘整理,发现《黄景仁诗选》存在诸多文字误植及注释错误,这主要源于作者不够“知人论世”,未区分形近、意近字,不明平仄,不辨韵脚,不识对仗,不解诗意,错认僻典为熟典,典故出处失注.  相似文献   
10.
每期文摘     
《伴侣(A版)》2007,(5):48-49
<正>相声大师马季原在北京市新华书店工作,因为喜爱相声。1g156年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汇演获一等奖,被侯宝林先生看中。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40余年的相声生涯中,马季创作了300多个相声段子,成为非常受观众欢迎的著名相声艺术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