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3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斋及 《山西老年》2014,(12):25-25
少年时,赶上辛亥革命,金岳霖兴冲冲地剪掉辫子,意犹未尽,又仿照崔颢的《黄鹤楼》作打油诗一首:“辫子已随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头。辫子一去不复返,此头千栽光溜溜。”谐诗流出,立刻传为闾巷笑谈。  相似文献   
2.
3.
严泗波 《老友》2012,(9):21-21
黄鹤楼 长江流,汉江流,流到龟蛇双龙头。 江山多娇绘胜景,点睛一笔黄鹤楼。  相似文献   
4.
雨中岳阳楼     
汪金友 《中华魂》2013,(24):50-51
每一次乘着风驰电掣的列车驶过湖南岳阳,我都会想起岳阳楼。江南的三大名楼,武汉的黄鹤楼看过两次,南昌的滕王阁也看过两次,而只有这名扬天下的岳阳楼,一次都没有看过。所以这次到衡阳参加杂文研讨会的时候,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去岳阳楼。  相似文献   
5.
崔颢之于黄鹤楼,无疑是一个文化符号。这归功于那首为人称道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赋比兴?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之后,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在黄鹤楼上空。  相似文献   
6.
烟火旺盛     
[点评者说]时下的中国各级基层政府,接待办事好烟好酒侍候已经成了通例,中华已算寻常,九五至尊、极品黄鹤楼等地方特色,更是花销大把。我们推荐这幅漫画在于其画面有趣。基层政府常抱怨财政不足,不过庙穷和尚可不穷。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本世界理论对唐朝诗人崔颢的作品《黄鹤楼》进行了分析和解读.首先简要概述文本世界理论;其次,通过对诗词中文本世界构建的分析,探究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认知处理过程,从而实现与诗人跨越时空的交流;最后,剖析该诗的功能命题推进,有助于理顺语篇叙述的脉络和推动叙述向前发展,从而揭示文本主题思想.从文本世界理论角度探究《黄鹤楼》诗词,为该诗词的解读和赏析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崔颢《黄鹤楼》一诗从修辞、美学价值以及与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的比较等几个方面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在著名的《别赋》里概括了各式离愁别恨。确实,古往今来,生离死别也好,短暂分手也罢,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如果分  相似文献   
10.
他乡遇故知     
《东西南北》2008,(1):75-75
刚下飞机的王主编从南方开会归来,脸上并没有流露出旅途的劳顿,倒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编辑部里。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他没有先传达会议精神,而是从一位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