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学界对埃德加·爱伦·坡的短篇恐怖小说《黑猫》的研究,一直以来,其研究重点都集中在人性、恐怖氛围的营造、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目前还无人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其中的妻子形象.而作为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雨中的猫》中所体现的两性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以《黑猫》和《雨中的猫》为研究文本,比较其中妻子形象的异同,并展现女性意识与地位的变化.研究发现,两个文本中妻子形象的不同点,展示了女性意识从无到有的进步过程,而两者的诸多相同之处则显示了80年间女性意识觉醒的局限性,女性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意识的觉醒最终幻灭.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观点之一,它强调人们要用全新的感觉去审视、体会熟悉的事物。现今,"陌生化"作为艺术和文学表达的一种技巧,已经在众多国内外文学作品中得到应用。正是"陌生化"在爱伦.坡众多小说中的应用才使爱伦.坡的小说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风格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爱伦·坡的创作多倾向于以死亡美学和恐怖美学的哥特式风格为基础,其对心灵恐怖意象的营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理念。小说《黑猫》就是其意象小说的典型代表。从图式理论角度解读《黑猫》,可以加深读者对爱伦·坡作品的理解程度。  相似文献   
4.
5.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黑猫>中的黑猫,是一个独特的动物猫的形象,寄托了作家对非人类动物的本能与智性的思考,这是小说的本事意蕴;从本事意蕴引申出的审美意蕴是--对病态人格的象征,对独立人格缺乏的反思,从反面表现了对美的心灵的追求.黑猫形象意蕴丰富,表现了超越故事本身的更深广的也更带普遍性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6.
爱伦·坡在哥特小说中将美与恐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挖掘那些因痛苦与幻灭而扭曲的人类心理,深刻地揭示了人类隐秘的内心世界。《黑猫》是坡的哥特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围绕着主人公和两只黑猫的斗争,主要从恐怖场景、恐怖意象、恐怖人物等方面去塑造黑猫形象及刻画主人公内心的邪恶,从而营造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惧效果。这种恐惧来自人的心灵深处,是对于人性阴暗面的恐怖。坡所描写的恐怖是建立在他的美学基础上的,带给读者一种恐惧刺激的兴奋和快感。其哥特式小说为读者贡献了美的享受,净化了读者的心灵,丰富了文学审美理论。  相似文献   
7.
爱伦坡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坚持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追求美的整体效果,反对文学的说教功能和现实价值。他的恐怖小说以独特的想象和深刻的洞察深入到人类心理隐秘的角落,名作《黑猫》是坡创作原则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爱的主题为切入点解读了《黑猫》,发现了故事中人物的病态心理,及自我心灵的恐怖和最终走向毁灭的原因都源于心中爱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爱伦·坡的《黑猫》不但紧扣作者短篇小说创作中一贯的"惊悚"主题,还蕴含着深刻的女性主义思想。作者在小说中以聊聊几笔勾勒出的鲜活女性是一位美丽的,同时也是一位"无声"、"无心"和"无脑"的妻子。爱伦·坡对妻子的书写旨在揭示当时历史语境下的宗教文化和男权文化对女性的摧残真相。同时,作者本身对女性的认识也决定着小说中的妻子角色塑造。从妻子角度看去,《黑猫》可被认为是一部蕴含深刻女性主义思想的小说。  相似文献   
10.
黑猫》是埃德加·艾伦·坡的重要小说之一。它聚焦于一个囚犯面临死刑时的自述。他自认为是无辜的,只是在酗酒和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无意中虐杀动物和妻子。自我叙述中夹杂了恐惧、愤怒、悔恨甚至怜悯等复杂感情。作品紧紧围绕着人物的心路历程层层推进,展示了小说人物内部意识和外部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和流动,以及在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的疯癫与崩溃,折射出其生命伦理意识的复杂性,这为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该作品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