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240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3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42篇
综合类   343篇
社会学   12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的朝鲜停战谈判中,战俘遣返问题是谈判双方争论最为激烈、耗时最长的议题。美国出于冷战需要,拒不同意遣返所有被俘朝中人员;而朝中方面则依据关于战俘遣返问题的日内瓦公约,要求遣返所有战俘。由于在此问题上僵持不下,致使谈判几次陷于停顿。最终,谈判双方各自做出一定让步,使得战俘遣返问题得以解决,为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消除了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相似文献   
2.
3.
在对已有公司治理理论评述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产权特征和公司治理效率的贡献两个方面,论述说明人力资本产权所有者将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主体。提出谈判控制理论,以资本剥夺程度的强弱作为衡量谈判控制力大小的依据。对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无论是谁侵蚀谁的利益都必须纳入“公司治理”范畴;应以两者是否在谈判控制的平等合约内建立作为判断是否侵权的标准;认为判断控制力大小的主要因素应该是专有性大小。提出分类治理的理念,得出对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的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际商务谈判是对外经贸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经济活动,是调整和解决不同国家和地区政府及商业机构间经济利益冲突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推进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际商务谈判已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经济活动中。文章认为,要想取得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除了要求谈判者必须掌握商务谈判的专业内容外,还要注意谈判的方式与技巧。  相似文献   
5.
世贸谈判顺利进行对全球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促进国际贸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的多哈谈判却停滞不前,难有进展。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对多哈谈判问题作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2世纪30年代和20年代,格拉古兄弟所进行的以土地为中心的改革试图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小农破产问题,恢复罗马共和政治制度的根基。但这种充满理想和复旧色彩的主张与日益扩大的罗马国家以及地中海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与格拉古兄弟的愿望相反,他们的改革不仅未能恢复小农往昔的地位、巩固共和宪制,在客观上反倒确认了土地私有制和商业货币经济的发展。另外,格拉古兄弟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罗马共和宪制内合法斗争形式,以直接的暴力冲突取代了谈判和妥协,标志着罗马共和制度的衰微。  相似文献   
7.
8.
友昌 《老友》2008,(11):51-51
1951年6月,抗美援朝战争进入了边打边谈阶段,谈判地点由开城转移到了板门店。虽然板门店"非军事区"里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但是,战争激烈,往来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世界贸易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为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生态平衡,一些国际环保组织签署了不少有关国际贸易的国际环保公约。多哈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作了相当程度的让步,发展中国家同意将贸易与环境议题列入新一轮贸易谈判议程,同时发达国家也对谈判内容作出了一些妥协。  相似文献   
10.
李凯  李相辰 《管理评论》2021,33(11):238-248
近年来,B2C平台为阻止商家多归属而提出的"二选一"行为受到业界广泛关注.从理论层面看,平台"二选一"行为折射出双边市场结构下独占交易行为的效应问题.本文以Hotelling模型为基本框架,从平台与商家谈判博弈的角度出发,引入纳什讨价还价模型,探究平台独占交易行为效应.研究发现:商家相对于平台的议价能力是决定商家和平台达成独占交易的重要因素.当商家的议价能力居中或较弱时,平台要求商家签订独占交易协议的动机较强.从竞争效应角度看,独占交易行为会打破"竞争瓶颈",抑制市场竞争,削减竞争平台的市场份额以及利润水平.从福利效应角度看,当消费者搜索成本较低时,随着交叉网络外部性参数以及平台价格补贴的递增,独占交易并非总是降低消费者福利以及社会总福利.基于上述分析结论,结合B2C平台独占交易案例,提出了相应反垄断规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