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56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95篇
管理学   227篇
民族学   97篇
人口学   100篇
丛书文集   1193篇
理论方法论   394篇
综合类   5821篇
社会学   258篇
统计学   30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355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529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543篇
  2007年   649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607篇
  2004年   580篇
  2003年   526篇
  2002年   459篇
  2001年   323篇
  2000年   19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资本创造模型(CC模型)忽视了要素流动对产业空间分布的影响。而发展的新的资本创造模型则认为资本集聚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工业劳动力的流动过程。另外,是资本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收益决定资本是否创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贸易自由度、工业品支出份额及资本贴现率的变大,替代弹性及资本折旧率的变小,将降低对称结构的稳定性,而提高中心-外围结构的稳定性;经济地理空间的产业均衡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企业生产工业品的规模报酬递增程度足够显著,或者工业品支出份额很高时,市场拥挤效应将彻底消失,并转化成为促进产业集聚的动力;突破点与持续点的大小比较可以形成不同的关系,这意味着随着贸易自由度的变化,本文发展的资本创造模型可以体现出多样化的产业空间动态演化行为。  相似文献   
2.
3.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individuals assess imprecise information. We focus on two essential dimensions of decision under uncertainty, outcomes and probabilities, and their respective precision. We believe the precision of information is highly relevant in the investment setting, as reflected in the well-known “home (familiarity) bias”, and the outcome and probability dimensions, separately or jointly, may affect investors’ knowledge of uncertainty and perceived risk of the investment options, and subsequently affect investors’ choices. To test this conjecture, we conducted three experiments. Our results show that 1) participants demonstrate a pattern of preference for precision and aversion of extreme vagueness and associate vagueness with higher perceived risk and lower investment (experiments one and two); 2) participants prefer vague outcome information to vague probability information (experiment two); 3) familiarity indeed positively affects the precision of estimated values, but this association is stronger for the outcome dimension than for probabilities (experiment three). Our results confirm that precision in information, especially in the outcome dimension has an impact on investors’ resource allocation choices.  相似文献   
4.
The role of politics has often been discussed in evalu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political influence of the situation can have major effects on the evaluation design, approach and methods. Politics also has the potential to influence the decisions made from the evaluation findings. The current study focuse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al context on stakeholder decision making. Utilizing a simulation scenario, this study compares stakeholder decision making in high and low stakes evaluation contexts. Findings suggest that high stakes political environments are more likely than low stakes environments to lead to reduced reliance on technically appropriate measures and increased dependence on measures better reflect the broader polit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马克思主义是全球化的产物,在全球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作用下,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全球化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政治现实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新闻媒体 ,仍然必须牢牢坚持新闻指导性原则 ,这是由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 ,是新形势下广大受众政治、经济生活的迫切需要。为了不断增强指导效果 ,新闻媒体当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指导方法 :改变指挥命令的做法 ,在服务中增强指导性 ;力戒图解政策 ,通过深入实际、反映实际增强指导性 ;防止片面性、简单化 ,以客观、全面、辩证的方法增强指导性  相似文献   
7.
洪仁接受了中西文化并皈依上帝 ,其文化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既有对西方文化多方位接受和认同的趋新意识 ,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恋旧情结 ,试图用附会中西的办法来规范中西文化。他的文化观极具开放性和前瞻性 ,但又有自相矛盾和不成熟的局限  相似文献   
8.
当代人类面临种种全球性问题,科技社会效应的两重性空前突出。当代西方思想界出现了一场科技悲观论与科技乐观论的激烈论争。对这场极具哲理性的争论应给予全面分析并加以总结,这将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科技价值论和生态哲学观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近期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提出开设心理健康课、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把追求金钱、享乐、权力作为人生的目的 ,是错误的人生追求。利己主义是剥削阶级人生目的的核心。无产阶级的人生目的是为人民。由“为自己”到“为人民” ,这是人类历史上人生目的的革命变革。遵循马克思主义“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基本原理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无产阶级人生目的作了精辟表述。通过学习和践履马列主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生目的的论述 ,必然会破除种种错误的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人生目的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