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1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201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8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才训 《南都学坛》2002,22(5):56-61
浓烈的悲情色彩和歌舞乐三位一体的混融状态,是汉皇室楚歌鲜明的艺术特色,这与现实政治带来的巨大痛苦、汉代“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楚文化本身固有的悲情因素及楚辞歌乐舞的混融状态、汉代倡乐之风的盛行、充分抒情的需要密切相关。对母体文化的怀恋、残酷的政治现实、汉帝王后妃本身较高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倾情于楚声歌唱。  相似文献   
2.
蒋捷词风独特 ,与其家世、人品不无关系。蒋捷生于巨族 ,家风淳厚 ,正值壮年却痛失家国 ,惨遭离乱 ,一身民族正气使他隐而不仕 ,宁愿漂泊江湖。家世国运影响着词人的创作 ,其词既有飒然凛风之豪放 ,又兼绮丽纤柔之婉约 ,在宋词史上享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庄子哲学思想产生于楚国独特的历史土壤。楚国历史悠久的天文学,为庄子的朴素唯物的天道观提供了科学基础;楚人是《易经》与阴阳家的鼻祖,其辩证的思维方式,为庄子哲学提供了“切玉刀”;楚国在长期而独特的历史道路中成长的民族精神,为庄子哲学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  相似文献   
4.
商王武丁征伐荆楚之事,在甲骨文、古文献及考古材料中有迹可寻.武王南征的原因有二主要是到南方寻找铜矿、锡、铅等战略资源;扩展疆土,巩固其共主地位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词体天然具备着一种介质的属性,它穿凿游刃于雅、俗间。中国传统词论对词作之雅、俗评判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这属于传统词论的一种生态平衡,除了证明接受美学的多解性,更可从古代文化思想对词论产生的直接影响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6.
《九歌》是屈原在民间“九歌”基础上写定的 ,可以认为是屈原所作或创造的。《国殇》是为牺牲的楚国将士而举行驱鬼活动的主祭歌。《国殇》以外的《九歌》其他篇 ,主要是表现对九位天神地的恭敬、赞美和依恋 ,《九歌》中的神、巫、人、鬼关系 ,就是一个由人和巫迎请神、送行鬼魂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天才词人苏轼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对词风进行了全面的革新,为当时绮丽的词坛吹进了一股清新的空气。然而,在当时和稍后却未能得到普遍的认同。苏轼之后的北宋词坛主要活跃着两类创作主体,一是以贺铸为典范的都会  名士,一是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府人。他们并没有继承苏轼的革新精神,而是沿袭原有的道路,使词的创作重新陷入艳科的泥沼中去。  相似文献   
8.
积极向上的淑世精神是人心的法则 ,是历史的蕲向 ;规律、信仰、仁爱、美丽 ,从来都是文学创作的终极关怀 ,也是文学史对具体作家、作品扬弃的标准。那些催人奋进、发人思考、形质兼美的作品 ,无疑是文学史上最有价值的作品。咏物词的创新也应该自觉贴近时代和历史的要求 ,以积极的淑世精神作为开掘题材内涵和抒情言志的核心。清初咏物名家曹贞吉和朱彝尊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汲古阁原本《楚辞补注》为底本 ,参以笔者所见其余六种版本 ,对《渔父》一篇的王逸注解详加校勘 ,列其同异 ,定其得失 ,以求恢复王注原貌  相似文献   
10.
令狐楚简论     
如何评价令狐楚 ,关涉到唐代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唐代文学史上的不少重要人物 ,但其生平的诸多方面仍存有含糊不清或是非不明的遗憾。他的文学创作 ,在当时即深受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文学家的推崇 ,而当今的文学史却只是在评论李商隐时才略略提及。本文在史料考辨的基础上 ,力图进一步辨明令狐楚仕履中的是是非非 ,并对其文学成就作一公允的评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