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孔德的"有机体类比功能主义"是社会学进展中的一块里程碑.新生的社会学赖此在知识界有了一席之地,功能主义由此滥觞.在其后一个多世纪,被相当的社会学家或挑战、或完善、或因挑战而完善这一理论,蔚为大观.孔德借这一理论提倡了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实证"精神,尽管这和当下我们用严格的调查手段、在统计的基础上、以理性判断做结论的"实证"已大相径庭,但这种科学的精神却始终是社会学立身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在内容上的丰富与广泛性,关于何谓社会学的本质问题在学界一直争论不休。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提出并阐述了社会学的唯一特性———相对性思想;迪尔凯姆对社会学起点的突破,并从思想内容与理论实质上认定孟德斯鸠是社会学先驱,这实质上明确了如何界定社会学的本质和梳理社会学历史的原则;我们应该承认社会学相对性的本质,应该接受基于不同地域环境或不同文化传统社会学发生、发展的多元性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实证科学”之“实证”概念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实证科学"概念的内涵,必须把握马克思对"实证"的理解和态度。在《博士论文》阶段,马克思把"实证"理解为"实证哲学"流派所指的"神的启示"而予以否定;在《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中,他把"实证"理解为是基于理性的体现之事实研究而予以肯定;1845年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明确地把"实证"理解为从现实本身出发,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得出对现实的认识,现实是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根据。马克思肯定"实证科学",却不否定对世界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活动,马克思的"实证科学"不是孔德所说的"实证哲学"。  相似文献   
4.
孔德创立社会学的标志性卓越贡献为:第一个提出社会学的概念;第一个标榜"爱、秩序、进步"的社会学研究目的;第一个以其"社会静力论"、"社会动力论"两大板块,确立为现代社会学公认、或启迪了现代社会学调整发展思路的社会学研究基本领域;第一个集成了社会学特有的实证研究方法体系,并为现代社会学所广泛接受运用与极大拓展。深刻启示了思想创新的人格要件与文化环境要件。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对孔德实证主义体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孔德认为,在某种意义上,实证主义即是实证科学,而实证阶段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最高阶段。他对实证科学按简单到复杂的标准进行了分类,找出了各实证科学之间存在的“渐进的相关性”。孔德指出,实证精神集中体现了实证主义的内涵,观察和合理的预测是实证精神的主要特性。在与神学、形而上学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孔德归纳出实证精神的特点及实证精神充满的由“相对代替绝对”的这一趋势。孔德的实证主义虽然有其不足,甚至其学说之间互相矛盾,但其对社会道德、秩序、进步、和平、和谐这些理想的追求,至今对我们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