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6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923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Citizen Review Panels (CRPs) are groups of citizen volunteers authorized by U.S. federal law to examine state child welfare agencies. These groups inspec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child protection responsibilities and are tasked with making recommendations for systemic improvement. Despite the federal mandate for each state to develop a CRP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se groups to positively impact child welfare practices, there is a dearth i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CRPs. Consequently,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processes of these groups vary widely. This study reports on the use of concept mapping (CM) to outline a framework for planning and subsequently evaluating the CRP in one southeastern state. CM is a mixed-method research approach that uses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d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es to explore an area of study. Through these analyses, the method creates visual depictions of concept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deas. Data yielded a seven cluster concept map that CRP members (N = 36) utilized for planning processes, and subsequently for developing an internal evaluation tool.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offer a unifying framework by which CRPs, and similar groups in other areas can utilize for planning and evaluation purposes. After a review of pertinent literature on CRPs, this article explicates CM processes utilized in this study, describes results, discusses lessons learned, and outlines apposite areas for future CRP research.  相似文献   
2.
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空间集聚面形成了社会景观, 其产生和发展是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和地理集中的结果。城市不但是人口集聚地, 而且成为各种产业的集聚中心。本文所及的城市布局、规范的范围始于新中国建立。20世纪50年来, 三代领导人在城市布局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的特色有许多值得总结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是一个历史性的老课题。纵观历史 ,世界上近代政党的出现是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所决定的 ;近代社会的发展及各国国情的差别 ,决定了不同时代世界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类型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也有自己的建党模式 ,这种模式必须随中国社会的转型而修正。今天的中国已开始步入工业———信息社会 ,所以今天中国共产党又必须严肃思考和切实解决党建模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私营企业主能否入党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敏感问题。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特性决定了优秀的私营企业主可以入党 ;发展优秀的私营企业主入党应该把握好发展党员的方针政策、原则和程序以及对优秀私营企业主的考察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法律基础课应从改革教学内容、加大知识传授,改进教学模式、加强能力培养,改善教学方法、提高素质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以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扩展基础加筋风积砂地基的室内模型上拔试验 ,研究了不同试验方案的加筋土体在极限上拔承载力 ,并提出了加筋风积砂土体的上拔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应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崇尚和谐的社会,但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既要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成分,也要避免受传统和谐观中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影响。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自由心证制度是对法定证据制度的否定,相对于法定证据制度而言,它能够充分调动裁判者司法认识的主动性和增加司法认识过程的能动性,有利于案件事实的发现与司法正义的实现,本文从我国借鉴自由心证制度的概念及其原理开始论述,尝试对自由心证进行全新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法经济学基础有两种潮流,其主流经过了三个阶段两次变化。“主流”将市场失败理论作为支点,把市场缺陷作为问题而遮蔽了真正的“中国问题”。试图摆脱困境的“支流”却进一步误导人们要不断向西方学习和创新。执着地寻求西方经济学为理论支援且对中国现实问题不太关注乃是因为学者们受着“现代化框架”的支配。确立坚实的中国经济法经济学理论基础,只能以“当下中国问题”为依据,以古今中外经济理论为资源并实现其与中国现实的契合。  相似文献   
10.
区域科技基础与科技环境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科技基础和科技环境的评价 ,提出了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思路 ,建立了区域科技基础与科技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陕西省和北京市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