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23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115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着邓小平在经济领域回答社会主义时代课题的主要观点和思考轨迹进行了综合分析 ;阐述了邓小平从当代社会主义实际出发 ,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 ,否定了离开生产力去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变革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权力需要制约。邓小平不主张照搬西方那套权力制约体制,但他十分赞成对权力进行制约,猛烈抨击滥用权力造成的种种弊端。制约权力不能靠人治,道德自律和纵向权力制约固然有一定的作用,但关键要靠制度。要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制约权力的获得、权力的行使、权力运行后果的制度,在党内外自下而上逐步推行选举制,建立群众不信任票达一定比例必须引咎辞职的制度,建立弹劾罢免制度以及严格的任期制,切实执行重大过错责任追究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国家利益观是邓小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正确处理国家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邓小平国家利益观的主要内容表现为国家利益是处理国家关系的最高准则 ,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寻求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和平解决国家之间冲突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伟大人格,终其一生执著追求、倡导和践行的是一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主导的价值观,确立并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特色的"唯民史观"。这既是邓小平一生价值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他为我们党所规定和树立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年来虽然在微观和宏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并不理想。研究重心多倾向于其高等教育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与地位,成果中重复研究现象亦颇多。为了推动与深化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研究,应对邓小平高等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和学术界的研究状况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同时,要注意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发现一些创新因素。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最高准则是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安全,立足点是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安全的根本途径是提高综合国力以及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等。本文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社会发展观的研究为视角,在系统阐述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道路、社会发展本质和社会发展目标方面的理论思想,揭示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发展观一脉相承的内在本质和各自特色,充分展示了他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的科学理论品质和逻辑。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始终把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当作第一位的政治问题,认为要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的党必须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能否实现人民的意愿和利益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共产党员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心系人民,关心群众,为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并要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独特机遇观是邓小平围绕中华民族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是中国大发展的独特机遇而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在邓小平看来 ,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财力和智力 ,以及他们对祖国的浓厚情感 ,构成中国发展的一种独特的国情 ,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对资金和技术的迫切需要 ,又使这种独特国情能够成为一种现实的发展优势。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 ,就必须把几千万海外爱国同胞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来看待 ,制定必要的法律和制度 ,切实保护他们的各种权益 ,从中华民族团结振兴的根本愿望出发 ,吸引他们参加祖国建设。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严格地以实践为标准的。他根据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变化,总结中国以及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