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5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维建 《文史哲》2004,(1):100-104
巴哈伊信仰是一种新兴的现代性宗教,现代性特征几乎浸透到巴哈伊信仰的各个方面。它的现代性主要表现在宗教灵性的弱化和世俗性的增强、宗教仪式简化、宗教组织的民主化等方面。但是巴哈伊信仰本质上的宗教性特征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它只是涂上了一层比传统宗教更为浓厚的现代性色彩。所以巴哈伊信仰的现代性又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它的现代性是不彻底的。这表现在它所提倡的宗教与科学有限度的和谐、妥协性的现代政治观、宗教经济制度的空想色彩等方面。巴哈伊信仰现代性的矛盾恰恰说明它是一种宗教而不是其他。它的现代性和宗教性二者之间存在着在量的选择上如何适当把握的问题。这种选择将决定着巴哈伊信仰未来的发展。从巴哈伊信仰的现代性所得到的启示是,现存的宗教要想发展,必须根据社会的需要,增强自身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所谓“趋同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提出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出现的趋同现象 ,要善于从本质上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3.
"诚信",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道德原则,产生于远古的祭祀活动,发展于春秋的会盟活动。它以等级政治道德要求为核心,包括人神之信、君臣之信和君民之信,而这些内容为等级结构和法律所制约。从性质上说,"诚信"是中国传统公法文化中的重要观念;而作为普遍道德意义上的诚信和基于商品契约的诚信,并没有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独立的社会道德和法律原则。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共产主义的信仰危机及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实中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在各种危机和困境中呈螺旋式曲折向前发展,其往往遵循"现状——危机——新生……"的发展模式。当前,马克思主义所表现出来的信仰危机实质是一些错误的实践所导致的一种危机。这也昭示了精神层面危机的解决,不仅仅要加强理论层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有效解决,即坚持、发展并成功的践行马克思主义;加强党的建设,夯实党的群众基础;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宣传的感染力,引起广大民众的情感共鸣;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他信仰间张力平衡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一元"与"多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在《论学者的使命》的演讲里阐述了学者的三种追求:信仰、理性和道德。对学生的培养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教育者要引导学生忠于自己的信仰;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形成批判的意识;教育者要养成学生在专业上追求卓越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经验。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以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对全民族尤其是青年的信仰教育,对搞好当前的党群信任关系、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历经了三个阶段,产生了“三个稿本”,分别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及其终稿《共产党宣言》。目前,《共产党宣言》广为人知,但《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共产主义原理》却较少被提及。《共产党宣言》“三个稿本”伴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政党的全过程,均是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结晶。《共产党宣言》“三个稿本”关注的焦点具有高度一致性,始终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历史地位、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核心内容,全面反映出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演进历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深刻性,使得《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8.
唐月芬 《社会工作》2008,(22):43-45
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与一系列的心理因素有关,如躲避惩罚、获得更大利益、虚荣、从众、侥幸、恶作剧和逆反心理。诚信缺失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采取适当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1900年,铃木大拙以唐代实叉难陀的新译本《大乘起信论》为蓝本,将其从汉语转译成英文。译本将中国佛教大乘思想系统译介给西方,引起学界关注。文化层面上,铃木译本契合了当时的比较宗教学理路以及西方对理性主义进行反思的浪潮。文本策略方面,译文在"自我"与"他者"间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助推了译本的成功。铃木本人方面,译本成功的深层原因要归于其文化自觉——体现为宗教冲动和对东西方文化的体认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与一系列的心理因素有关,如躲避惩罚、获得更大利益、虚荣、从众、侥幸、恶作剧和逆反心理。诚信缺失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采取适当策略,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