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人口老龄化具有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镇、性别比偏低、文化水平较低,且民族、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目前制约健康老龄化的非经济因素主要有法制环境问题,政府、社区组织老年工作问题,以及养老文化面临冲击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三条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继承和弘扬孝亲的传统美德,赋予孝道文化以时代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孝”的基础性含义是指敬、养父母,它对当代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去养老、尊老有激活意义。“孝”的展开即是家庭伦理,用“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敬妇听”去规范家庭成员各自的行为,有利于发展当代家庭文明。“孝”也是一个政治学和社会学范畴,它为当代由家庭稳定而推动社会稳定,提供了一种可资利用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老龄化,高龄老人的成年子女照顾者成为老年人照顾领域备受关注的群体。笔者通过对2006年深圳高龄老人成年子女照顾者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尽管我国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转型,遵从孝道规范对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的日常生活有巨大的影响作用,而男性和女性在对待孝道观念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荀子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发展作用进行定位,通过文献分析和思想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方法,从思想史的角度深入探析荀子的孝道思想及其在先秦儒家孝道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认为荀子论孝以“隆礼”为核心,以“性伪之分”、人性本恶为理论基础,主张“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从义不从父”,君恩大于父恩。荀子孝道思想是对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丰富与发展,是对封建大一统逐渐形成的时代的反映,其孝道思想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即将确立的中央集权封建等级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论语》和《孝经》看孔子“孝”思想的可能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中国“孝”文化传统的主流来看,父权主义的主体原则、强势原则、血缘亲情的核心性原则、道德行动选择原则化的解释路向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解释学的视野看,“孝”还可以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其伦理内容要靠其他道德范畴来补充说明;“孝”范畴主要功能在于构建社会纵向关系和天人关系的意义内涵,孔子对“孝”的行动指令的说明是服务于这一意义内涵的。  相似文献   
7.
孝,作为支配中国古代社会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已经渗透于人们的骨髓和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普遍的社会心理和思维定式,构成了中国传统主流伦理范畴系统的核心部分。陈献章以天道自然作为自己孝道观的理论基础,主张孝以"爱亲为大"、孝要"一以贯之"、孝应"尽其在我"。这样就使儒家传统的孝道理论与道家的天道自然法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道家思想对陈献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传本《古文孝经》回传中国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文孝经孔传》当是汉魏以后长期流传的《孝经》注本之一 ,未必是孔安国所作 ,其书在梁末亡逸。隋朝开皇十四年以后 ,经刘炫之手又出现了所谓的《孔传》本 ,对于其真伪问题当时即有争议。此本在隋唐时期传入日本 ,而五代以后在中国却已佚失。《古文孝经》在日本的传授源流是清楚的 ,祖本当是隋唐旧本 ,非日本人伪造。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太宰纯校刻的《古文孝经孔氏传》正是以日本足利学所藏刘炫《孝经直解》本为底本 ,参校众本 ,旁及他书所引 ,更加音注而成。此书回传中国 ,在清朝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也引起不少争议。  相似文献   
9.
对安徽、山东、河南、江苏北部部分农村地区500余位老人及部分外出务工子女的访谈调查发现,传统孝道在当前以一种较为复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孝道的日常表达遭遇了一定程度障碍;孝道的实施前提受到了质疑,孝道的实施条件也被进行了理性的衡量;原来浑然一体的传统孝道在养与敬、敬与顺、父母生前与死后等方面被拆分实现。而孝道的这些现状是受经济社会转型等外力的冲击,并不纯粹是个体有意识反抗或抵制的后果,显然需要一种社会学视角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苗瑞凤 《社会工作》2011,(16):25-27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用“孝”和“不孝”这种二分法的词汇不能准确表达当前的孝道实践,传统孝道的内涵以一种较为复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浑然一体的传统孝道在养与敬、敬与顺等很多领域都呈现出一种分裂的状态,成年子女会因为这种孝道的分裂而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孝道焦虑,父母内心深处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奈。最终双方都会采取一定的行动进行应对,从而促使了新孝道实践的萌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