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真”与“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德纲及其“传统相声”的火爆,是2006年最引人瞩目的新闻事件之一。郭德纲打着传统相声的旗号,调用了各种“传统”的手段,对自己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相声发展史上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传统,传统是动态的不是僵化的,传统是在适应中生存的。聪明的商家总是善于利用流行话语的市场效应进行商业包装,郭德纲所谓的传统相声本质上是一种迎合流行话语的市场策略。传统话语的流行,有其民俗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背景,当传统的弘扬与民族情绪结盟的时候,许多想像的民族传统就被挖掘、被修正、被发明了。当下的传统话语只是一种轮回的流行话语,回归传统不是必然的济世良药;郭德纲的成功只是个人的成功,而不是相声的成功;相声“回归剧场”不是草根阶层的胜利,而是愤青和有闲阶层的胜利。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显学”》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的"显学"》一书系侯且岸先生多年在史学园地辛勤耕耘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和独立品格。该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重视对现实性比较强的问题的研究;二是重视历史人物思想的研究;三是重视学术史和学术方法论的研究。当然,该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疏漏,在体例与编排方面也仍有可改进之处,然瑕不掩瑜。  相似文献   
3.
南宋进士试赋制度较北宋更为长期稳固,与此相关的律赋集的编选在南宋也极为兴盛,然今天大多佚没无闻。《后典丽赋》是南宋律赋选集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部,乃婺学唐氏学派代表唐仲友所编选。该书选文详今而略古,体现出鲜明的趋时特征。此外,该书刊刻所涉及的贪墨行为,凸现了律赋集编选的牟利动机,因而在选文质量上难与北宋律赋集相比。在这样的律赋范本的指导下,宜乎南宋律赋日渐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4.
论侯仁之历史地理学的“环境变迁”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仁之是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开创者之一,他率先打破了传统沿革地理学的束缚,他在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中独树一帜,他开辟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方向,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侯仁之一贯重视野外实地考察,强调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历史学、生态学、地貌学、孢粉学、遥感科学的综合交叉,他的研究工作跨越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而“环境变迁”思想始终贯穿于他的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活动中,从而构成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领域了一个极富特色、极具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侯外庐学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典型代表,其产生与发展是当代思想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以侯外庐学派三代传承者的学术成果为对象,对侯外庐、张岂之的学术理路进行剖析。研究认为,善于组织和领导多样性统一的学术共同体,是侯外庐学派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学术民族化高度统一的学术道路之重要保证;《宋明理学史》的编著和出版,客观上标志着侯外庐学派顺利完成了从侯外庐为核心的第一代到张岂之为核心的第二代的传承与发展;作为第二代的领军人物,张岂之在侯外庐学派的学术思想传播、学习方法传授、人才培养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体现着面向社会现实问题而会通侯外庐学派与张岱年学派的研究范式和鲜明特色,这是当代中国思想史、哲学史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导向和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6.
侯仁之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是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对北京乃至我国的新编地方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研究北京历史地理过程中对北京旧志等史料了解全面深刻,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新式方志的编纂工作时,他结合旧志的长处和不足提出了新志应当有新的内容,即新修方志中要增加对地理变化的记载。这对北京新修方志的编纂工作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同时,侯仁之还亲自主持编写了一些方志。他关于北京历史尤其是历史地理方面的观点也为《北京志》各分志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成立之时,侯仁之先生为之题词:"立足北京、研究北京、服务北京",精准地概括出了北京学研究的宗旨。侯先生一直十分关心北京学研究工作,他研究北京历史地理的丰硕成果和深刻认识是北京学研究的基石和指针,他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一直在深深地影响、引领、推动着北京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侯仁之先生半个多世纪一直参与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他从历史环境入手研究北京城,主编的《北京历史地图集》,成为北京史、北京地理和北京城市研究的基础。他关注北京城市生命线——水源的变迁与保护,提出北京城的演变表现在从莲花池水系向高梁河水系的迁移,莲花池水系是北京城的发源地,北京西站的建设应当尊重和保护这一水源及其历史环境,这一设想已经变成现实。他提出我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的提案,构建北京丰厚遗产走向世界的平台,为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侯仁之先生被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称为“历史地理学巨擘”,他对我国地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把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发展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开启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之先河、开始了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首都规划建设的比较研究和率先开展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工作。侯仁之先生是中国地理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侯仁之先生关于现代历史地理学尤其是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回顾,探讨了他对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以及学术渊源,同时也总结了历史地理研究之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