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希尼诗歌三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默斯·希尼的诗歌生涯经历了三级境界的衍变.1996年出版的诗集SpiritLevel显示出向恬静淡泊的田园诗风之回归,标志着某种哲学理念上的成熟,体现出他对多元共存、求同存异作为解决北爱尔兰政教冲突的唯一途径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爱尔兰诗人希尼一生围绕自己故乡的小农庄,捕捉有关人和地理场域的轶事式的日常生活截面,将情感结构包裹在诗歌叙事中,创作了大量风格别致的作品,用诗歌筑建了寄托他艺术理想的“无处所的天堂”。文章拨开希尼诗歌的文字外包装,深入其诗歌创作的核心思想和概念,以存在主义视角探讨希尼的诗歌艺术。  相似文献   
3.
诗人谢默斯.希尼出生在北爱尔兰这个现代民族主义造成的殖民空间,同时又生活在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后现代时代,他的诗歌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爱尔兰民族身份的思考。希尼的民族观中既包含着后殖民杂合立场,又包含本质主义思维模式,反映了当代社会既立足民族主义,又试图超越民族主义的努力。他提出的将个人灵魂作为当代爱尔兰民族的立足点的看法,为如何在民族主义之后理解民族提供了一个可能答案。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爱尔兰著名诗人谢默斯·希尼20世纪70年代末出版的诗集《田间劳作》。分析了西方文学传统和爱尔兰国内复杂斗争对这部诗集的影响,及这部诗集的多篇诗歌表达了希尼在创作过程中遭遇的艺术与生活关系的矛盾,诗集中有他对诗人的诗学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思考,以及他最终找到的解决之道——"艺术的终极是和平",可以说希尼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两者的忠诚。  相似文献   
5.
指出在爱尔兰特殊的政治语境下,希尼的诗歌有着独特的伦理深度,个人与集体、艺术与社会、沉默与诗语、古与今等多种维度共同构建着希尼诗歌的伦理张力。通过重点分析"惩罚"、"意外伤亡"等诗歌,追溯但丁对希尼的影响,进一步明晰希尼诗歌的伦理问题是如何通过张力得到形式和内容的深化。  相似文献   
6.
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以本体性的语言构筑诗学空间,使单个词语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含量,并由之辐射出广阔的历史、社会、艺术、心理的维度。语词形式的融合消解了历史、文化、语言的界限,打通了读者审美接受的心理时空。  相似文献   
7.
北爱危机的祸殃使当代北爱尔兰诗人跌入文化身份的集体焦虑和宗派主义的漩涡,酿成20世纪60~80年代北爱诗坛以宗派论争为特点的混沌诗歌史。从文化诗学观的研究视域对诗人迈克?朗利的诗学实践与文化和解活动展开探讨,可以发现他以差异认同为牵引力的文化平衡诗学通过引导文化身份的边界协商促进了北爱诗人的文化和解,客观上推动了文化身份的动态建构。朗利的最终实至名归证明了诗歌仍旧是历史的见证者、反思者和引导者。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poetry of Seamus Heaney, Natasha Trethewey and Kwame Dawes constructs the Atlantic space as an oceanic intertext. Utilising Joseph Roach’s notion of the circum-Atlantic,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rethewey’s and Dawes’ intertextual engagement with Heaney highlights how the Atlantic rim retains ‘a memory imperfectly deferred’. Through tracing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work of Heaney, Dawes and Trethewey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in addition to thematic preoccupations with the legacy of imperial racisms and colonial displacement, the writers share a similar set of motifs. These poets fashion watery interstices at the margins of the Atlantic – coastlines, bogs and flooded islands – as intercultural lieux de mémoire, resonant with memory and haunted by an intertextual poetics that evokes the chorus of ‘water-lost’ Atlantic voice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although the Atlantic is fashioned as an agent of disconnection, violence and liminality, it also functions as a reminder of the deep time that joins the Atlantic regions and its archipelagos, with its layers of multiple temporalities and storied pasts.  相似文献   
9.
针对《贝奥武夫》这部经典英国长篇史诗中大量运用的古日耳曼诗歌语言、令现代读者晦涩难懂的事实。爱尔兰诗人希尼通过借鉴阐释学翻译理论,尤其是斯坦纳"四步法",成功地将古诗译成现代英语诗体形式,其翻译攻略值得解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