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39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流音变造成方言词语的外部形式发生很大变化,它主要发生在常用词中,基本类型有异化、同化、儿化、类化与合音。弄清其原形式,有利于对方言词汇的掌握。本文举例讨论了简阳河西话常用词语流音变的类型、条件、过程和原因,对于研究汉语语流音变同语音、词汇的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河西走廊牧区天祝、肃南、肃北、阿克塞4自治县228名幼儿教师和8名政府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从学前教育管理、经费投入、民族教育政策导向、师资队伍建设、幼儿园教育质量等方面调查此地域学前教育现代化现状,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缺乏专业性规划与引导,偏重于管控与制约;推进学前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经费不足;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明确的幼儿园民族教育现代化导向;幼儿园科层制管理制约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构建;教师教育目的观与教学行为非一致性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地域性中长期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确保学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经费投入;挖掘幼儿园民族教育现代化发展内涵,明确发展目标与任务;吸收、开发与整合文化资源,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切实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等。  相似文献   
3.
河西文学是中国地域文学中一道美丽又独特的风景。近年来,河西走廊涌现出越来越多创作颇丰的作家,这给当代视野下的西部文学乃至整个文坛都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而刘虎无疑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基于此,笔者从河西作家刘虎的作品出发,从刘虎的文学创作背景,刘虎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刘虎创作的艺术特色等方面来阐释刘虎作品中的乡土性与丰富性,试图挖掘出河西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4.
河西节度使设置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统辖八军四守捉,共有军队七万三千人,他们主要由蕃汉两部分人组成,蕃军是河西节度使辖军的主体,其主要职责是从事军事防务;而汉人的军队除了军事防务之外,还担有屯田任务。他们都是在不同时期迁入河西地区的移民。  相似文献   
5.
吐火罗在河西一带的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吐火罗人在河西走廊一带活动的考察,探讨这一特殊的原始印欧人群体在丝绸之路河西段上所起的特殊作用,从而为我们全面认识和评价早期印欧人在东西方民族、文化交流史中所占的地位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清代科举家族是指那些世代聚族而居,从事举业人数众多,其中至少取得举人或五贡以上功名,在全国或地方产生重要影响的家族。清代河西地区科举家族的出现是多重因素共致的结果,诸如政局稳定、教育机构创建、科举政策调适以及科举家族内部教育环境等。科举家族一般是地方社会的望族,在地方社会的公共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7.
云南至今仍遗存有众多历史文化村镇,不仅类型丰富、村镇空间构成形态独特,还承载和表征着地方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多重研究探讨价值。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如何有效地传承与保护好这些村镇积淀的历史文化,进一步彰显村镇风貌特色,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通海县河西古镇为例,系统分析其所面临的建设性破坏,传统建筑遗产、传统文化生态环境亟待保护等现实问题,以人居环境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指导,从对历史文化村镇有机更新保护和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入手,提出全民参与、整体保护、原真性保护等古镇保护原则,以及相应的整体格局保护、建筑高度控制、街巷空间保护等具体措施,以期为古镇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河西走廊因其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特征,其发展应以综合协调观为指导,体现效益与公平的协调,体现民族发展、社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协调,体现环境、人口、技术、组织和文化的协调。河西走廊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目标是建立社会诚信、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一体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元、明、清时期河西走廊汉传佛教"藏化"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明、清时期,藏传佛教在我国西北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河西走廊虽然以汉族文化为主体,但是,由于其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也就自然受到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从而出现了部分汉传佛教寺院改宗为藏传佛教寺院的“藏化”现象,这种汉藏文化的合流现象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又不断地促进着民族间的融合、壮大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两次率精兵出击河西地区的匈奴,最终使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这两次战役中,霍去病运用了速战速决、寻找主力决战、迂回包抄、灵活机动、隔断羌胡等战术,充分体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