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0篇
社会学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对教师培训目标人本化的理解入手,分析了倡导教师培训目标人本化的缘由,并提出在培训实践中通过健全管理制度、改革培训内容和方法积极落实人本化的培训目标。  相似文献   
2.
英国小说大师劳伦斯创作的<菊花的幽香>和中国著名小说家郁达夫创作的<薄奠>具有异曲同工之处,他们分别以象征和写实的笔法描写了一个以男主人公的死亡为结局的家庭悲剧,并对各自社会的罪恶进行了揭露,因而具有进步意义,成为中英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3.
弥尔顿诗作《失乐园》的主题是复式开放性的 ,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历史、宗教和人性的角度 ,重新审视它的主题 ,认为反思叛逆、企盼理性正是诗人在《失乐园》创作中力图体现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4.
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两课”教育教学的创新@赵书爱$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人文社科部!河南郑州450011  相似文献   
5.
严歌苓惯于以旁观者的身份冷眼讲述故事,但《第九个寡妇》却是一部充满鲜活生活气息的暖色调的小说。作者写出了在人性透视下的中国乡间仁义、保守的文化心理特征,同时对充满魅惑力量的雌性尽情讴歌与赞颂。  相似文献   
6.
温海明 《社会科学》2012,(7):124-131
孔子"孝"之非反思性的先行状态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孝"之为人伦中心与"仁"可以打通;孔子对于"孝"的非反思性的先行性的确立其实可以回溯到他对天地自然运动的深刻领会,而将个体的"孝"经验上升到全体人类的"仁"境,最直接的基础是宗教感情,由此可以论证"孝"之非反思先行性的宗教性维度。由此可见,孔子提倡的"孝",不仅仅是其中心思想"仁"的根基,而且可以与孔子对于天地自然的本体论理解相通,也可以与基于祖先崇拜的宗教情感相通,如此,"孝"就由个体源初的感情,上升到人类全体以致世界全体,成为人非反思地面对世界全体的不可移易的先行性基石。  相似文献   
7.
从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的立场,探讨现实问题,以孔子“仁”说为理论前提,并赋予其以新的时代意义,指导医学领域中医患关系的实践。首先,概括了孔子“仁”说的历史内涵,简言之,即“爱人”。其次,从两个方面论证了孔子“仁”说对指导现代医患关系的现实可能性。即现代医患关系的矛盾冲突呼唤孔子“仁”说的指导,孔子“仁”说本身所具有的真理性,使其指导现代医患关系也成为可能。最后,联系现代医患关系实践,赋予孔子“仁”说以两个方面的新的时代意义,要求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树立“人是目的”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取材于家常生活,摹写“家庭闺阁中一饮一食”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一家常生活叙事传统,被张爱玲继承,她把笔触伸向沪港市民的家常生活领域,展现了普通人的真切悲欢和复杂人性。《红楼梦》对家常生活的叙述充满艺术和诗意色彩,而张爱玲对家常生活的描述则阴暗悒郁,强化了其作品的悲剧风格。  相似文献   
9.
权近从心性的角度处理天人关系,认为其非常现实且与生命息息相关.在对心的阐释上与朱子不同,认为心虽由气构成,但更主要的是由来自天的理构成,并且把恶与心分割开来.其天人关系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政治实践当中,提出了体用、圣学等重要思想.他用图解的形式来处理天人关系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继承.  相似文献   
10.
荀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内容丰富:自然界是有自身规律的客观存在,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要注重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