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7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9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516篇
理论方法论   98篇
综合类   2853篇
社会学   116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344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82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3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149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墨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典籍。在文学史上,《墨子》以其突出的逻辑性和语言质朴著称。拟对《墨子》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进行初步比较分析,以期丰富《墨子》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重庆市电子信息设备制造业现状、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以及国内外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重庆(?)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九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英汉翻译中,部分英语习语可译为汉语成语。英语习语和汉语成语既是英语和汉语中重要的修辞手段,同时其本身也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体现。本文从英语修辞格中音韵格和意象修辞格的角度对可译为汉语成语的英语习语作了部分归纳。在音韵格中,本文从头韵、重复和韵脚三方面予以小结。在意象修辞格中,着重从明喻、借代、讽喻和拟人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旨在探讨汉语成语在翻译一些英语习语中的恰当运用。同时也指出不能滥用汉语成语。  相似文献   
4.
在“新理学”的形上学系统中 ,冯友兰借助于逻辑方法和柏拉图主义的新实在论思想对程朱的“理”“气”范畴进行改造性的诠释 ,力图给中国哲学重设一个纯形式的本体论基础 ,但这一努力却造成了冯氏“理”本体中人性道德内涵的缺失 ,以及形上与形下两个世界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视野中的"情景教学"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景教学体现了英语教学改革整体化、情景化的内在灵魂与要求 ,适应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新编大学英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 ,通过以生活、图画展现情景 ,以音乐渲染情景 ,以角色扮演创设情景的方式为情景教学的实施与运用提供了基础 ,呈现出鲜明的情景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6.
解体之后的哲学在俄罗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它既面临着俄罗斯是否还需要哲学的问题,又面临着被终结的可能,但是俄罗斯哲学以自己一贯的优秀品质在低靡的社会现实中艰难地跋涉,关注着一些积极而有意义的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暂时摆脱意识形态束缚的俄罗斯哲学,更加清醒理智地期待哲学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7.
谈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三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及当今大学生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并提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通过大量的例证 ,着重对并提的特点、形式、表达功能上的优缺点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语科库作为自然发生的语言资料的集合 ,它反映了某一种语言的用法特征及其多样性 ;它为词典编篡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依据。利用英语语言学研究的成果 ,结合语料库中常见的词性标注方法 ,对运用于双语词典编纂的 CONU L EXID语料库系统中的语料词性标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文学中 ,池莉惯以“非女性化”写作而著称 ,但她的两篇近作《乌鸦之歌》、《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却显示着作者向“女性写作”的转变。文章从这两篇小说的女性叙述立场、女性成长的叙述话语和作品的审美风格等方面阐述女作家性别创作立场的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