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欧仁·尤内斯库的剧本中大多运用了"反戏剧"的创作技巧。通过简化情节、贬低语言、淡化人物性格和巧用道具等手法构建了一幅幅荒诞不经的艺术图景,夸张地表现了战后西方社会人们空洞的生存现状和虚无的心理状态;然而,透过表面,读者仍然可以循迹到尤内斯库通过创作超越现实的戏剧内容营造出令人警醒的意味,并清晰地见证他试图将社会意识从虚无的状态中拉回以及重建严肃真实的社会生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荒诞派戏剧是二战后流行于西方戏剧舞台的重要流派.代表性作家贝克特和尤奈斯库通过貌似荒诞怪异的故事和人物,对现存的社会价值观、政治道德秩序以及传统人际关系的异化进行了嘲弄、批判和鞭挞,代表了当时西方思想界对在经历了二战浩劫之后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反思与追问.荒诞派戏剧吸收了当时先锋艺术的成果,对西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尤奈斯库戏剧《上课》既充满暴力色彩和荒诞意味,又极具语言哲学意蕴,但通常阐释偏重前者,将其视为对强权统治及其非理性机制的嘲讽和批判,却往往忽略其中独特而深刻的语言哲学内涵。对后者的考察可与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形成意味深长的对应。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中有关语言的意义和用法、数学逻辑与经验事实、"疼痛"的语法、"实指定义"与"交流呼告"等方面的论述,有助于深入解析《上课》中失败的"语言习得"过程,进而有效地阐释该剧中"算术导向语文学"、"语文学导向犯罪"的离奇逻辑命题。在这部关于犯罪的"滑稽剧"中,算术和语文学授课的荒诞过程和血腥结局,在语言哲学层面凸显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所警示的诸种思维陷阱,并揭示出在权力政治的表层关系之下,隐藏在语言和思维等方面的深层冲突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